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科技洪灾 > 第一百三十九章未知领域

第一百三十九章未知领域

真相之眼的妙用

———————————————————————————————————————

还没做任何探索,汉考夫的猜想就被这半截石碑所证实,毫无疑问,在他的有生之年,对阿特兰蒂斯文明的研究,必将会达到新的高度。从公元年代到新纪元,亚特兰蒂斯文明是否存在,一直是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一直争论的话题。大部分史学家认为,亚特兰蒂斯真实存在,很多史学资料都记载有这个文明存在过得痕迹。与其相对立的是大多数考古学家,则持相反态度,他们觉得如果这样一个伟大的文明存在,一定会留下那个文明特有的印记。在经过无数次对大西洋的区域的深海探索后,他们并未发现属于亚特兰蒂斯文明的遗迹。进入新纪元以后,几个世界权威的考古学家发表了一片关于亚特兰蒂斯文明的科考文章,其中详述了亚特兰蒂斯文明不存在的理由,不久之后就被全世界认可,至此亚特兰蒂斯文明彻底从大众眼中消失。而与大部分考古学家的观点不同,汉考夫则很坚定认为亚特兰蒂斯真实存在。他的理由是一本哥伦布航海日记手稿。公元1492年8月~10月,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到达了一片海岛,这片岛屿,普遍被人认为是海地岛,而这次的航海时间是2个月。可第二次出海,1493年9月~1494年2月,17艘到达古巴,历时5月有余。海里数几乎一致,但航海时间却天差地别。汉考夫按照哥伦布的航海路线,以当时的船速绘制海图。发现哥伦布第一道达的应该是大西洋中部,而那里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岛屿陆地。因此他推测,那陆地一定是在公元1500年左右沉没进了海地,不然在那个航海时代,一定会有其他船只发现那些岛屿,而那沉没的岛屿,可能就是亚特兰蒂斯大陆沉没的旧址。

当汉考夫将他的推测写成论文发表的时候,遭到了考古学、历史学家严厉的批评。首先仅凭推测立论就是大忌,更何况哥伦布航海日记是否真实都难以查证,有更让人怀疑引证的真实性。虽然汉考夫之前在考古学方面非常有天赋,获得过很多的奖项,但就因为这篇关于亚特兰蒂斯大陆推测的论文,彻底让他成为业界笑柄。那时候除了NSC,变没有任何国家愿意接纳这样一个已经过期的考古学家。当时他的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背井离乡,离开X国,来到NSC继续他的研究;二是从此退出考古研究,从事其他行业。

可能是执着的人注定与众不同,他带着他最后的倔强来到了NSC,开始对环境物理和科考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为了不让自己思维受到限制,在他45岁的时候,开始学习人工智能编程,并利用人工智能对大量历史资料进行关联操作。历史数据再这样的处理下,变得井井有条,他曾先后将C国不同阶段发展历史中,不合理的部分修改,使其达到完善。而后又开始对X国的历史进行修编。

而这样一个人终将被历史记住,我看着眼前的石碑不知道如何是好,我想用器械拨除表面已经被冻硬的海藻生物,又怕破坏了这石碑的结构。正当我犹豫危难的时候,小青则是在一旁提醒道:“大叔,你是不是想将石碑上的文字记录下来?可以用‘真相之眼啊’!”

经她的提醒我才想起来,这次出发前,‘文杰’将他的神兵‘真相之眼’交给我,说这次探索大西州可能会派上用场。毕竟这个神兵自带的光学还原技术,还是蛮适用的,尤其是对地形分析、成因探测等功能,准确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我将‘真相之眼’带载左眼,后退几步,将周边的环境都收入仪器视线范围,按下了复原键。这成千成万年的演化过程他开始倒放,眼前这环境的曾出现过的一幕幕景象在眼前划过,仿佛在上演一个史诗级的大片,而其真实的程度让我置身其中。‘真相之眼’的处理速度极快,在10分钟的逆向复原过程后,‘真相之眼’中呈现的石碑终于完好。我按下了停止键并将石碑的三维图像截取保存。

那是一种很奇怪的石头,全身五黑却发着金属光泽,若不是我看到了它侵蚀开裂的逆过程,我甚至都会以为它是金属制品。那上面记录的文字也很奇特,结构类似日耳曼语系,要经过分析整合才能最终确定它的意思。我又试着分析了它的材质构成,这次确很奇怪,‘真相之眼’竟显示的是未知领域。难道它不是来自于地球?

正当我心中疑惑,小青则是凑了过来,也想看看这石碑的样子。她不自觉的跨上了我的手臂,眼角紧着往我脸颊上凑,那亲密的举动让我有些不自然,而一旁尖刀小队的成员都露出了吃惊的表情。

我索性就将‘真相之眼’摘掉,递给小青。她接过来毫不客气的带上,但她却忘记撤下靠着我的手,我就这样被她挎着僵持在那,异常地尴尬。

“这石碑居然有这么高?不是离得这么远都看不清全貌!”小青感叹的说道。但她这句话却点醒了我,这点我一直都忽略了。正面刻满了文字的石碑,显然是作为警示或者记录所用。将近三米高的石碑,从上到下的落差极大,文字大小也只适合近距离观看。若亚特兰蒂斯人身高3米,则下部分小字就要弯腰才能看清;若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