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132章 去隔壁老王家放火

第132章 去隔壁老王家放火

还是按照七十五文每斤。两家合作,细水长流,有钱一块赚。”

王守恩似笑非笑:“那若是朝廷追究起来,又该如何说?”

裴缙忙道:“两家交易,钱货当面缴清,不立字据文书,盐厂在泾州,朝廷再怎么追究也与王使相无关。”

王守恩哈哈一笑,伸出一根手指:“再加一万斤,每月我要两万五千斤!”

“这个....”裴缙一脸为难,心中却是冷笑连连,果然不出少使君所料,王守恩这厮当真贪婪无度。

他才不会怕朝廷追不追究,能赚钱的事他什么都敢干。

“王使相见谅,盐厂除了供应泾原二州,还要转运到河中交给李太师,产量有限,不一定能保证交货数量....”裴缙含含糊糊地道。

王守恩心中一动,装作不在意地问道:“你们彰义军的盐厂,当真有河中军一份?”

裴缙笑呵呵地道:“王使相说笑了,没有李太师支持,单凭小小的彰义军,哪敢冒着违背朝廷禁令的风险,私自采盐制盐?”

“嗯....”王守恩陷入沉思,有李守贞支持,看来彰义军的盐厂不好轻动,朝廷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以七十五文一斤的价钱,每月收两万五千斤盐,转手卖一倍的差价,血赚!

王守恩横肉满布的脸流露亲热笑容,拍胸脯道:“史节帅直接将两万斤盐送到新平,足见诚意,本帅当然也不能小家子气!这样,下个月的盐款本帅也一并给了,不过钱币不够,只能凑出两千贯,剩下的用粮食抵,按粟麦每斤二十文算!”

裴缙迅速在心里默默算算,剩余盐款用粮食抵扣的话,能换到六万多斤粮。

记得来时少使君嘱咐,能用粮食抵扣盐款最好,有多少要多少,说是再过不久,关中粮价就要猛涨,泾州邠州肯定会受影响。

裴缙不明白朱秀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但他现在对朱秀有近乎盲目的崇拜和信任,牢牢记住这份叮嘱。

王守恩紧盯裴缙,生怕他不答应。

在他看来,用粮食抵扣盐款,吃亏的是彰义军。

裴缙迟疑许久,终于咬牙点点头:“好吧!~”

王守恩暗自松口气,起身大笑道:“痛快!事不宜迟,今日就将交易敲定!本帅这里还有些鹿茸、雪参,你一并带回去,送给史节帅调养身体。”

裴缙笑着长揖道谢,双方宾主尽欢,生意谈判出乎意料的顺利。

王守恩叫来几个属官,让他们陪同裴缙下去清点货款粮食,同时将盐点清入库。

裴缙刚走,一名部下急匆匆赶来,低声道:“禀帅爷,长武城一带的盐贩最近又开始活动了,据细作查探,那伙盐贩又新得一大批盐,每斤售价不超过四十文....”

“嗯?”王守恩勃然色变,怒喝:“才刚刚杀了一批,捣毁窝点,收缴私盐五千余斤,他们又是从哪里弄来的盐?”

“还未查清!”

王守恩咬牙道:“加紧查探,派人追踪,尽快掌握这伙盐贩的踪迹!”

“是!”部下应道,见王守恩满面愠怒,硬着头皮道:“还有一事要禀报帅爷。近来长武城附近,发现有乡民结伴逃往泾州,有时一家数口,有时三五户数十人。附近村落有流言说,泾州接纳流民,落户者能分田地房宅....”

王守恩先是一惊,而后嗤笑道:“哪有这样的好事!派人查查,是从哪里传出的谣言。”

部下抱拳应诺,告退离开。

“愚昧。”王守恩轻蔑摇头,在他看来,百姓蒙昧无知,才会相信这样的鬼话。

泾州本就土地狭瘠,如果有多余的田地,史匡威肯定收拢到名下,招收佃户耕种,怎会舍得拿出来分地。

至于流民逃亡,各地都在发生,只要不是大规模出逃,根本无需理会。

去了泾州吃不饱饭,闹腾起来,头疼的可是他彰义军。

王守恩讥笑几声,将这件事抛之脑后。

他所关注的,还是盐价和盐贩。

治下盐贩屡禁不止,这让他非常头疼。

盐贩的存在,对于他利用高价盐敛财有直接影响。

“还是杀的不够多不够狠啊!”王守恩满是横肉的脸上一片凶狞之色,暗暗下定决心,要加大剿灭盐贩的力度。

~~~

邠州长武城,位于阳晋川与泾河主河道交汇口下游八十里处。

长武城始建于北魏,隋开皇年间扩城整修,后逐年废弃,一直到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为防备吐蕃人沿泾河南侵,邠宁节度使李怀光在原址上重筑长武城,最终形成一座大型土筑城池。

此后历任邠宁节度使,都会在长武城屯军,扼守泾河河道,乃是一处关乎关中稳定的军事重镇。

自从吐蕃人的势力被赶到秦州(天水)、渭州(陇西)一带后,泾原之地渐渐恢复宁静,除了偶尔遭遇吐蕃人袭扰关隘,倒也没有太大战事发生。

长武城不再驻军,地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