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杰出媒体人 > 第19章 记者骗贪官

第19章 记者骗贪官

一天上午,刘平原接到双江市双江县委书记万民生的电话,说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与刘平原面谈。刘平原问他在哪里,他说就在清江新闻大酒店818房。开的是钟点房。刘平原请他到报社来一叙,他说还是请刘平原到酒店来,在报社说恐怕不方便。刘平原问他什么事这样神神秘秘的,能不能透露一二?万民生说他怕电话不方便,还是见面了再具体谈吧。

刘平原一会儿便来到清江新闻大厦。到了818房门口,门是虚掩着的。那是万民生知道刘平原要来,有意提前打开房门,以示客气。

他们已是老朋友了。万民生比刘平原小一轮,是刘平原的学弟,毕业于京华大学经济学专业,是个非常有抱负的官员。他与某些官员不同的是,别人以敛财为乐,而他具有鸿鹄之志,踏实肯干,从不敛财。他知道,要想实现自己的平生抱负,敛财无疑是致命伤。他的平生抱负就是做大官,为更多的老百姓谋福祉。他原先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县做一把手,是他主动要求到这个双江市最贫困的县来的。双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他这样做,是有自己的算盘的。如果能在双江市这个最贫困的县搞出名堂来,更能引起上级领导的注意,升迁的机会更多。他来双江县还不足一年。

万民生很是佩服刘平原的才华与人品,以学弟兼家乡官员的身份主动与之交往,渐渐地便惺惺相惜,成了好朋友。万民生觉得能交上这样的朋友,乃人生一大幸事。

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见面了。因之,见面后不免彼此客气一番。然后坐定,茶已泡好,是万民生带来的上等的西湖龙井,自然地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来。他也知道刘平原好西湖龙井。

刘平原说:“民生呀,什么事,这么神神秘秘的?现在说吧。”

万民生说:“我收到了你们报社一名记者的诈骗信。”

刘平原说:“谁呀?”

万民生从密码行李箱中取出一封信来,说:“一个叫王麻利的记者。内容你看吧。”说着把信递给了刘平原。

刘平原接过信来看。

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万民生书记:

你好!我是清江日报信访部的王麻利记者,主编《来信摘编》。《来信摘编》的发行范围为省级领导,还有《来信摘编》所反映问题的地市委、地市政府主要领导。近日,我接到你县一干部的举报信,说你贪污腐化严重,并举出了不少证据确凿的事例。我本来可以公事公办,把举报材料编辑刊登在《来信摘编》上的。但考虑到这样一来,你的前途就会就此毁于一旦,我真不忍心,因此特写信给你,告诉你此事。不过,我目前遇到了一点困难,我母亲重病需做大手术,预计开支要20余万,无奈之下,只得向你借点钱。如果你愿意的话,请将5万元打入我的建行卡账号。账号为1234567899876543210。如不愿意,那我就只能公事公办了。

此致

敬礼!

清江日报信访部王麻利

某月某日

刘平原有些吃惊,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敲诈吗?这确是王麻利的笔迹而不是别人假冒他行骗,以前做副总编时,电脑发稿前,他审过王麻利的手写稿,认得他的笔迹。王麻利在报社的名声极差,有人多次向他反映,王麻利以前常干卖稿子的勾当,他通过赵超群发的不少稿子,都有相当的含金量。上次的洪洞县一稿,唐生也怀疑是王麻利通过赵超群发的稿,只是没有人去查,证据不足,仅仅是怀疑而已。

今年以来,刘平原对报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稿子的新闻性大大加强,王麻利要贩卖头条,塞些不三不四的稿子进来,已感到非常困难。前向的洪洞县一稿在编前会上被非难,就是一个例证。编前会上的一些重要的信息,部里参加会议的负责人,常回到部里后向编辑记者传达,以引起编辑记者们的注意。因之,会后,王麻利便知道了被非难的事,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想,好在赵超群这棵树够大,别人不敢怎么的,刘平原都要给他些面子的,不然,早就穿帮了。

不过,这样麻屁上荡皮刀的事儿,太险了,还是不做的好。但他又没有收手的打算。他老婆没有工作,一个儿子,放在贵族学校上初中,光靠那点死工资,简直是杯水车薪!

这个家伙还算脑袋灵活,不久,便想出了另一个来钱的高招,就是向县委书记借钱。借只是一个好听的代词,实际上就是敲诈。他的借钱的方式是,写一封信给县委书记,向他们借钱。信的内容,前面已经交待,封封信内容基本上一样,只是名字不同而已。借钱的金额一般在5万元左右。借钱的对象,是在报上露过面的,王麻利是通过报纸收集的资料。一般,他选择那些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县,或者矿产比较丰富的县下手。因为这样的县码头好,县委书记易于湿鞋,容易上钩。不过有时也饥不择食,连贫困县的书记也不放过。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县一级,那也有讲究,因为以省报编辑记者的身分向他们借钱,官太大了,如市一级,人家难以买账,而乡一级,又太小鱼小虾了,没有多少油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