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大明,我藩王不用造反当皇帝 > 第36章 制衡的手段

第36章 制衡的手段

王直和陈循,在听了于谦一番义正辞严的话后,都是认可了,他们也不再说话。

其实在朱祁锐的心里面,对于这个石亨,他也是十分矛盾的。

就是这个石亨,后来和于谦不和。

为了一己私欲,石亨更是拥护朱祁镇夺门复辟,残害了不少的忠臣义士。

石亨背叛了对他宠信有加的朱祁钰,也背叛了举荐他的的于谦。

因为石亨拥护朱祁镇的夺门复辟,景泰帝朱祁钰被复废为郕王。

更有一种说法,在朱祁钰失去皇位后不久,他就被他的哥哥朱祁镇派人给勒死了。

朱祁镇复位后,下诏指斥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

并废其帝号,赐谥号为“戾”,称“郕戾王”。

这是一个恶谥,表示朱祁钰终身为恶。

身死的朱祁钰,被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成为明朝历史上,仅有的一个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的明朝皇帝。

至于于谦等人,被朱祁镇以谋逆罪名而蒙冤处死。

凡是于谦举荐的官员,通通被罢免官职后,赶回了老家。

要知道朱祁钰和于谦,那可是历史上少有的君臣相处佳话。

他们关系的融洽,更是被人用来和唐太宗、魏征相媲美。

而且朱祁钰和于谦在土木堡之败后力挽狂澜,而后更是开启了景泰中兴。

然而也是这个石亨,在京师保卫战中,舍生忘死、左挡右支。

论京师保卫战首功,非石亨莫属。而且战后论功行赏之时,石亨也是被封为侯爵。

朱祁锐心中盘算过后,还是觉得比起将来石亨的反水,还是眼前的度过难关更为重要。

眼前的危急,事关亡国灭种。将来的反叛,不过是内部纷争而已。

就算石亨以后想要拥护“大明战神”朱祁镇阴谋复辟,朱祁锐也会对他说“不”。

作为一个多出几百年智慧积累的穿越者,朱祁锐有底气认为自己可以不让历史悲剧再次上演。

如果石亨以后别有用心,朱祁锐自信,可以有一百种方法,让石亨自食恶果。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就这样,朱祁锐心里决定了下来。

不过为了压制石亨这个反骨仔,朱祁锐觉得他只能为将,不能为帅。

历史上石亨虽然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可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更多是,于谦统筹兼顾,朱祁钰的善于纳谏,再加上明朝上下一心。

所以于牧认为少了石亨,明朝依旧可以打败瓦剌。

于牧一方面不愿意让石亨过多的崭露头角,一方面又不愿意让明朝失去一员勇将。

“石亨虽然能征善战,可是他以前只是一个参将。以他的资历,如何能够震住一班武将?”

“恳请监国,授予石亨总兵官一职,也好让他节制诸将。”

“同时为了保证军中有熟悉战阵的勇将,还请调杨洪的子侄回京协防。”

朱祁锐,这是惦记上了明朝的杨家将。

在历史上,瓦剌入侵的时候,杨洪和他的子侄们,以孤军守孤城,让宣府得以保全。

在朱祁锐看来,让杨家后辈前来,可谓是一箭双雕。

既可以分散石亨的权柄,又可以让京军多几个能征善战的小将。

原本就不同意石亨的王直、陈循,在听了朱祁锐的话后,心思又活络起来了。

王直:“臣也认为可以调杨洪子侄回来京师。”

“一来可以增加京师的防御力量,二来也可以和石亨相辅相成。”

其实王直是想说“相互制约”的。

陈循:“臣附议邺王殿下之言。”

“杨洪父子毕竟有错在前,若是他们为了赎罪,而在面对瓦剌劫持天子的时候畏手畏脚,那么宣府危矣!”

“只有抽调杨家子侄前来京师,杨洪做事的时候才会有所顾忌。”

陈循,这个时候当起了“小人”。

他认为宣府已经成了杨家的一言堂,有尾大不掉之势。

要是把杨洪的子侄调回京师,还可以留为人质,让杨洪不敢乱动。

朱祁钰可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他看到的是重臣们达成了一致。

“那就让石亨进位总兵官,让他执掌五军营。石亨作为于谦的副手,全力统筹京师防务。”

“本王在让杨洪把他的嫡子杨杰和侄儿杨信,调来京师,听后差遣。”

于谦听后,脸色有些尴尬。

“郕王殿下,如今杨洪和石亨都因罪下狱,他们还在囚牢之中。”

“为了让他们戴罪立功,还请殿下将他们给放出来才是。”

朱祁钰听后,也是脸上微微一红。

是啊,他们现在还是监狱里的囚犯,又怎么能够上阵杀敌呢?

朱祁钰大手一挥,对着一旁的金英吩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