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重生长姐在八零 > 第十七章,珍贵的小学时光1

第十七章,珍贵的小学时光1

忙忙碌碌的日子过得很快,每天都在采果子收果子送果子分钱中度过,假期就快要结束了。

这期间周怡如愿的攒了五百六十多块钱,提着的心也算是放下了,家有余粮心不慌。

野葡萄和软枣子也被乡亲们采的几乎不剩下啥了,太小的也都留下给山里的动物吃。

靠山屯也算是迎来了一个丰收年,大人们忙地里的水稻和其他粮食,家里老的小的就去找野货,卖野货,十几天下来,虽然都累的又瘦又黑,可是嘴角眉梢都藏不住的笑意和欢喜。

因为感念周怡收货给钱的公道,所以夏收的时候,周家地里的活大家都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几乎没用周怡动手,粮食就已经收拾利索,进了厢房了。

大米,大黄米,红小豆都收了不少,地里只剩下一点玉米和大豆,这几天家家户户都在煮新粮食,小屯子都飘着清香。

今年后院的菜地里只是种了些小葱,香菜,大白菜这些不用架秧子的地栽菜,姥姥腰疼,需要扛条子架秧子的活干不来,所以周怡爱吃的豆角黄瓜西红柿就都没有种。

一些卖果子的在收拾果子的时候跟姥姥闲聊时得知周怡爱吃这几样蔬菜,这几天陆陆续续有人送。

东北地大物博,家家户户后院菜地都很宽敞,所以勤快的靠山屯人都按照季节,种了各种蔬菜,这下周怡可是沾光了。

他们送的北方的豆角不同于上辈子周怡吃过的南方豆角,北方的油豆角宽大圆润,肉质滑嫩,把它放在铁锅里,与土豆、茄子、窝瓜,甚至玉米等一起炖,就是不放肉也非常好吃。让人百吃不厌。

周怡翻看厢房里的豆角,种类可真不少,有家雀蛋,它黄红花皮,荚内豆粒很圆很大,炖熟后满锅的豆子又香又面。还有紫花油豆角,绿绿的两寸多长,炖出来软嫩可口,滑润绵长。

还送了一堆长茄子,这也是东北的独特品种,它不同于南方的长茄子那样又细又长,也不像陕西山西一带的圆茄子那么肥胖。而是长短适中,直径象嫩黄瓜一般粗细,紫里透亮的样子。烧茄子和茄子酱绝对是东北菜一绝,如果把它和玉米、土豆、窝瓜等一块上锅蒸熟,再配上辣椒酱,那是原汁原味的东北农家菜。

还有旱黄瓜。是夏天盛产的,它半尺多长,浅绿带黄,姥姥喜欢拍黄瓜,周怡则喜欢直接当水果吃。上辈子街上卖的各种各样品种的黄瓜,早已不是原来的味道了。周怡先把黄瓜上的嫩刺撸干净,直接咬一口,又香又脆又多汁,满嘴清香黄瓜味。上辈子的黄瓜都是几块甚至几十块一斤的卖,可还真不如手里拿的这样菜园子里出产的天然无公害的好吃。

齐大婶她们来拿秤的时候还带了一些嫩苞米和亲戚给的大列巴和红肠。大列巴和红肠这个年代可不多见,都是国营饭店里才卖的,据说这两样都是俄罗斯的特产,当年俄罗斯人援建中国的时候,把他们的特产也带了进来,后来据说技术也留下来了,久而久之,就成了东北哈尔滨的特产。

上辈子周怡做过餐饮,什么面包灌肠都吃过,所以也不带稀罕,就留给姥姥姥爷和俩妹妹尝尝鲜。

晚上吃点烤苞米和茄子酱米饭吧。尤其是放在火坑里现烤的玉米,香喷喷艮啾啾的,和煮玉米不一样的风味。

暑假快结束时,周怡带着俩妹妹去田爸爸家,由田爸爸带着一起去屯里中心小学报了名。

周然磕磕绊绊的答完一年级的试题,车尾巴有惊无险的顺利通过,一开学就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

周紫则是不用啥考试,纯属陪姐姐瞎紧张。

一开学有仨学生,书包已经有了,所以必须的文具用品也要备齐。不过文具用品很简单,几支铅笔,几块橡皮,周怡心疼俩妹妹,又花了大价钱一人买了一个铁文具盒。

妹妹们拿到文具恨不得抱着睡觉,天天盼着去学校。

等周怡把最后一个故事插画全部花完,去了邮局寄出去之后,开学的日子也到了。

星期一一大早,吃过早饭,周怡就带着急不可耐的俩妹妹一起去学校了,顺便叫着宋三秋和芳芳。

先把周紫送去一年级教室,把书本钱交给老师,又带她认认自己教室的门,看着小妹一步三回头的进教室,就去送二妹。

全部安顿完,回到班级刚坐下,班主任刘老师也来了。

让各科课代表把作业一收,就让班干部们去教导处领书,剩下的学生则是分值日小组,打扫教室和卫生防区卫生,还有一伙人专门去操场拔草。

周怡体力好,一手拎一捆书快步走进教室。后面气喘吁吁的跟着体育委婉齐天凯,“我,我说,一个暑假不见,你力气怎么见长啊……啥化肥这么立竿见影啊?”

齐天凯一个暑假都在外地奶奶家,没参与屯子里的挣钱行动,自然也没看到周怡抬个满筐子的货矫健如飞,后面几个大个子踉踉跄跄的画面。

“有啥化肥也先给你吃啊,补补脑,一共两本作业,忘了一本,剩下的那本丢脑后去了。”这个时候班主任也来了,站在门口打趣自己不爱写作业的体育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