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261章 地位

第261章 地位

人骨子里其实都有英雄主义情结,这也是人类在改造自然时,与生俱来的一种精神。当一家公司的建立者,是从一个分裂的大世界中,通过打拼,再创建一家公司(自己下厨),那么这家公司经营时间一般都很长久,比如汉、唐、明。而如果这家公司只是通过窃权,篡夺前人本有的成果(吃现成饭),那么这家公司经营时间通常都比较短暂,比如、新、西晋、隋。在世人眼中,汉、唐、明创建者刘邦、李渊、朱元璋是英雄,而新、西晋、隋的领导人王莽、司马炎、杨坚更像是投机分子!

说到这儿,大家也许会想到大宋公司的老板赵匡胤,此兄也是变更后周公司,不仅不短命,竟然还混了三百多年,其实老赵和王莽,司马炎、杨坚还是有区别的,老赵篡夺的公司一不像王莽簒夺的是一家大一统公司,二不像司马炎,杨坚弄了家市场份额覆盖全国三分之二的公司。老赵篡夺的后周公司更像一家分公司,所以老赵篡权不具有代表性!

可是事实往往是打拼的人建立公司花费时间短,而在固有公司的前提下更改法人反而很费时。如刘邦创建汉公司花了八年时间、李渊也是八年、朱元璋从员工到老板是十五年。而王莽三十八岁就任西汉总经理,五十四岁代汉自立,花了十六年,前期其家族还掌权二十四年,也就是说王莽在前人积累的情况下,到他祖宗坟头出现祥云,差不多花了四十年时间。而司马氏在公元249年诛杀曹爽掌权,至265年西晋建立,是整整十六年,只有杨坚是个特例,花了三年时间,便速度惊人地从总经理一跃成了董事长,不过老杨前期也韬光养晦了十多年。

司马氏在固有的曹魏公司基础上,通过收买,打压等各种手段将公司经营和管理权收归己有,在世人眼中,司马家具有盗窃嫌疑,所以才有了扬州三叛、李丰夏侯玄等人夺权。

可是当曹魏公司员工在做一道答案是"王淩、毌丘俭、诸葛诞、夏侯玄、司马家"这道单项选择题时,他们通过分析对比,才发觉司马家是适合打勾的,这也让其他人全部打叉了。

然而最佳的选择,只是在答案没有老曹家的前提下,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公司管理人员在无法决定自己为谁打工,只能接受为现任的总经理(司马家)打工,这种宿命是时代和公司的局限性所致,

他们无法改变,但他们又想成为公司既得利益的一员,那他们就必须服从司马家管理和领导!

曹魏公司走到今天,已经穿越回东汉末年了!

如今曹魏的贾充、何曾,何尝不是东汉末年的贾诩、华歆的后身?而东汉孔融、祢衡之流未尝不是七贤之前身也!

当曹魏管理层已经默认司马家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公司老板时,更多的高管开始提前卑躬屈膝司马氏。司马氏会用丰厚的物质条件回报这些曹魏变节的管理层,以致后来西晋的公司领导班子,更像是物质堆砌而成的木偶,这样的公司,管理层凝聚力也大大降低。古人说,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在管理层眼里,司马氏就是政治投机分子,他并没有"打破旧世界,创立新世界"的英雄气概,(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也没必要先去解散公司,加进行重组)当司马昭杀害曹髦后,反而"投机分子"这个标签更明朗了,这也是为什么当事人司马昭迫切地需要吞并蜀汉来证明司马家是个英雄!

然而即便后来吞并蜀汉、东吴,也无法改变西晋短暂的命运,其实这一切在司马家公司创建之初,命运已经不可更改,他的公司本来就是别人的,他的创业资金也是别人给的,甚至管理层都是别人铺就的,司马氏就像一个乞丐买彩票中奖,成了千万富翁后,依然享受不到富翁的待遇,因为他的财富不是通过自身打拼而得来的!

当然这不仅仅是西晋的待遇,历史上新、隋,以及南朝几家公司也同样出现这种待遇!

以上只是通过公司大环境来分析个人小环境!通过个人小环境来推导公司大环

不过鄙人认为七贤的核心思想和处事,可以用庄子里的一篇小章节概括: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其翻译为:庄子在濮水那儿钓鱼,楚国老板派了两个公司高管去见庄子,先表明了老板求贤若渴的态度,说:"老板想请先生出山管理整个公司!"

庄子继续钓他的鱼,也不回过头来看看二位,只是静静地说道:"我听说你们公司有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三千岁了,老板用丝绸裹起来装在盒子里,珍藏在公司庙堂之上。请问这只神龟,它宁愿死了留下遗骸珍贵?还是宁愿拖着尾巴活在烂泥里呢?"

二位高管不加思索,说:"当然宁愿拖着尾巴活在烂泥里。"

庄子说:"二位请回吧,我宁愿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