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189章 风凉话

第189章 风凉话

公孙康儿子公孙渊岁数小,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决定代理公司,史书上说公孙恭是个阉人,不能治理公司,这十之八九是后来公孙渊造的谣,用这种男人最忌讳的方式造谣,是极具杀伤力的,也为自己上位提供了极强的口实。没有生育能力的人怎么能管理这蓬勃发展的公司呢?

曹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公孙渊长大了,将叔叔赶下了台,还把叔叔是个阉人的事报告曹魏,信的内容是:我不上台,辽东公司在一阉人的领导下,早晚一蹋糊涂,所以必须有我管理。

当时针对公孙渊这份汇报,高管刘晔认为:"应该趁辽东内乱之际、公孙渊立足未稳之时,把他吞并了,此时不下手,等公孙渊坐大坐稳,动他就麻烦了。"

曹睿觉得"打"就一个字,可是打的背后需要的可是钱啊,辽东公司有些偏远,税收财赋不值得自己动武,也就是这笔生意硬吞不划算,于是放下了,还承认公孙渊的合法地位。

谁知这公孙渊吃了碗里,还想到锅里,总想在几个大公司之间纵横摆阖,谋点福利,但曹魏公司实力对于辽东实在太大了,便宜不好占,于是他想到私通东吴。

曹睿发现了公孙渊这种三姓家奴行为,明明臣服自己的公司,竟然背叛我,想投奔东吴,公孙渊公司好像成了某些传销团队了,带着自己人脱离上线,重觅另一个上线挂上。曹老板极不高兴,认定公孙兄是欠一顿揍了,于是派了两个高管带人马一个从海路,一个从陆路去收拾公孙渊。公孙渊没打着,却在海路干掉了孙权派去找公孙渊求马的人。曹魏公司算把东吴和辽东全得罪了。公孙渊干脆撕破脸皮,直接向世界承认,辽东公司从即日起,不再隶属曹魏,转属东吴,以后就叫大吴辽东公司。还派宿舒、孙综两位高管从海路向孙权予以求封。

孙权那个高兴啊,当年我派万人去夷州、亶州去抓些人来增加公司人口红利,自己人死了八九千,只抓到千把人,亏的自己差点认不得自家门楣,试想现在这种"人贩子"生意有多难做?谁知东方不亮西方亮,公孙渊平白送来了辽东,一下增加近十万人口,还不费一兵一卒,这生意能干。

东吴这家公司,好像如今的澳大利亚,面积很大,就是人口太少,公司辖下的人口按西晋时期人口普查

,抛开那些大户隐瞒不报,满打满算才七十几万户,这其中还包括荆州、扬州一部分曹魏的户口。作为老板的孙权,显然知道"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因为公司境内太多的蛮荒之地需要人去开发,只要开发出来,什么粮食、矿藏都会有,公司实力自然会大大增加,也就不需要年年想着打曹魏的算盘了。

孙权这个老板是经济学方面的优等生,同时代的几位老板都不如他,经济在他的时代就是一个蛋糕,你切的多了,别人就少了,东吴公司盈利,曹魏或蜀汉必然有一家亏本。孙权的意思显然是想通过内部去繁荣发展,不再从三家共有的蛋糕中去下刀,而自己在家另做一小蛋糕,这个蛋糕他们两家是没份的。这一点在他后期管理公司中愈发明显急迫。

孙权见公孙渊派人过来求封,高兴的有些忘乎所以,他决定派几名高管带上万人航海去辽东,一并带上珍宝和奇货送给这个日后称为弟弟的公孙渊。

吴公司总部从总经理顾雍以下都反对老板此举,史书称:渊未可信而宠待太厚,但可遣吏兵护送舒、综而已。意思是公孙渊这个人不值得相信,更不能宠过了头,我们弄条船,安排几十个人护送一下那两人,至于珍宝少带点,带份册封书就行了。

孙权说那怎么行,你们这些人根本不了解老板,这是典型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将来吞曹魏公司,我又多了个帮手,至于金银珠宝,不过是身外之物,得一公孙渊,还怕将来没钱花,此时不过是徒烦牛足耳。(注:唐代乐工李可及受唐懿宗宠幸,赏赐颇多,西门季玄劝阻,懿宗不听,李可及用公司牛车拉财物回家,西门季玄对人说,现在用公司牛车拉回家,将来此人破家,还得用公司牛车往公司拉,只是麻烦了牛足。后来果如其言。)孙权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这一次他也像当年刘备吞吴,不顾众人反对,一个人拍板的。

孙权手下老高管张昭站出来劝老板:"

公孙渊是因为害怕曹魏吞并它辽东公司,所以才想到求援我们,假如我们派人去了,公孙渊再把我们的人送给曹魏,向曹魏邀功,那就闹个天大笑话了。"

张昭的意思,是怀疑公孙渊的诚意,怕他吃了原告吃被告,两面吃,两面讨好,到时我们吃大亏后,又仗着远隔重洋

,到时说"有本事你来打我呀。"那就麻烦了!

孙权已经利令智昏了,他才不管,他觉得张昭老糊涂是假,和自己过意不去是真。

于是抽出刀对张昭说道:"吴公司人进了总部拜我,出去了就拜你,你还不知足吗?偏偏还和我作对。"

张昭说:"我是知道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因为我也是当年你母亲临终时托付的顾命高管啊!"说罢便哭了起来。

孙权想到了母亲,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