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123章 一网打尽

第123章 一网打尽

曹节、王甫一派的宦官朱瑀那天正好在太后的寝宫长乐宫值班,他偷偷看到这封奏书,见上面提出将现任的宦官一网打尽,其中包括他自己,顿时感到既恐惧又愤怒。

朱瑀立刻召集太后宫中的十七名宦官秘密商议,同时向曹节他们通报情况。

这时已经是半夜,曹节把十二岁的灵帝刘宏叫醒,递给灵帝和周围的人每人一把剑或刀,让他们到德阳殿躲一躲,那里比较宽敞,动起手来不容易造成误伤。

曹节告诉灵帝,如果遇着乱兵,只要他上下挥舞刀剑,就没有人能靠近他。

事发在夜间,宫里、尤其是禁省之中主要以宦官为主,曹节、王甫一派占据优势。曹节立即动手,诛杀了山冰,任命王甫接替山冰担任黄门令。

他们迅速占领了在宫内办公的尚书台,杀掉了企图反抗的尚书令尹勋,把重要印信、符节都收了起来,用刀架在值班的尚书们脖子上,逼着他们写出一道道诏书。

在这几个尚书里,或许会有一个人,即前面提到的谯县人丁宫。

曹节他们立即组织能够调动的力量,直扑窦武的大将军府。对于这个突变,窦武完全没有预料,仓促间逃往北军,进到步兵营。

城里的太尉陈蕃也得到了消息,此时的陈蕃已年逾八旬,他仍然把身边的人以及一些学生组织起来,总共有八十多人,他们拿着临时找来的武器向皇宫进发。

神奇的是,他们居然闯入了承明门,接近了尚书台。但毕竟力量有限,王甫率人及时赶到,将老太尉抓了起来,关进北寺狱。

城外的北军解决起来比较麻烦,好在窦氏叔侄直接控制的只有步兵和屯骑两个营,王甫通过尚书台立即任命自己人、少府卿周靖为代理车骑将军,统筹指挥京师地区的所有武装。

在这次政变中,虎贲、羽林以及卫尉、城门校尉有何作为,史书没有太多记载,这些分属各部门统辖的部队,也许仓促之间不明究里,无法做出明确判断,所以只好观望。

但也有可能是,陈太尉和窦大将军其实根本没有完全掌握这些力量,有人未必乐意看到一个新梁冀的诞生,于是故意坐山观虎斗。

不管怎么样,结局是王甫、周靖指挥的力量很快瓦解了窦武叔侄的两个营,窦氏叔侄双双自杀。

随后,陈太尉也被杀于北寺狱,被杀的还有刘瑜、冯述等人。凡是与窦武、陈蕃有关系的人全部受到调查,轻的也要免去官职,永

不录用。

窦氏家族全体人员被发配到帝国最南端交州刺史部的日南郡,这里是现今的越南境内,当时越南这一块设有两个郡,北部是九真郡,日南郡还要靠南,已经接近胡志明市。

宦官没有废除窦妙,她还是名义上的皇太后,但不能再临朝称制了,她被迁到南宫居住。南宫由于连续不断的几次大火,实际上到处都是废墟,帝国的权力中心集中在北宫,窦太后其实被软禁在那里。

宦官阵营化解了一次严重的危机,新的外戚被消灭,朝官士人受到重创,帝国的权力核心回归皇宫,其实是回到他们的手中,因为天子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清流和浊流

曹嵩大约是在新皇帝登基之后回到了洛阳,随后目睹了陈番、窦武被宦官诛杀的事件。这一年,距离他守孝返回谯县刚好十年。

曹家在城里有自己的宅院,即原来的大长秋府宅。不在洛阳的这些年,也留有仆人看守。主人回来后,曹府又重现了生机。

担任尚书的丁宫经常来拜访,由于曾经亲经历了那场流血事变,对于其中的细节,他都很清楚。在丁宫的建议下,曹嵩也拜访了桥玄等养父生前有交往的一些人。

这时,朝廷大批官员受到陈蕃、窦武事件的诛连被罢官,曹节、王甫以灵帝的名义不断发布新的任命诏书,大部分都是他们的心腹和亲属。同时,还有胡广、桥玄这样政治上相对温和的士人。

桓帝驾崩前,打算任命桥玄为大司农,后来遇到桓帝驾崩。陈蕃、窦武倒台后,大量职位空缺,桥玄直接被任命为司空。而大司农一职,在桥玄的大力引荐下,被授予了曹嵩。

对于这个任命,远远超出了曹嵩的期望。诏命很快下达,他正式进入到九卿的行列。

曹嵩这个时候被宦官阵营重用,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在近年来的两次流血事变中,他都是局外人,与各派没有瓜葛;二是朝廷官吏短时间大量减员,虽然也任用了不少亲信作补充,但维护帝国的正常运行,更需要一些专业型官员;三是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尽管大长秋逝去多年,现在的宦官大多与大长秋没有多少私人来往,但作为前辈和同类,他们对曹嵩持有亲切感。

大司农寺负责帝国的经济工作,涉及面很广,农业、水利、仓储、手工业、商业流通都管,同时还是帝国的财政部和税务总局,除皇室之外的财政支出都由大司农寺来调配。此前,曹嵩

在这个部门任职多年,有着丰富的经济工作经验和理财经验。

从灵帝永康二年(168年)开始,曹嵩在这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