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105章 袭击

第105章 袭击

刘备袭击四川,派部队四处攻攻城略地,许多郡县望风而降,黄权闭城坚守,等到刘璋投降后,才宣布投降。

刘备任命黄权为偏将军。当曹操占领汉中,张鲁逃亡巴中的消息传来时,黄权向刘备建议 :“如果失去汉中,三巴就不稳定,等于割掉四川的双手双脚 。”刘备觉得有理,就派黄权率领部队迎接张鲁。但是,张鲁又返回了南郑,投降了曹操。刘备最终斩杀夏候渊,占领汉中,都是由黄权最早谋划的。

刘备称汉中王时,兼任益州牧,黄权被任命为治中从事,是刘备直属的幕僚和助手。刘备发布东征命令时,黄权请求担任先锋,刘备没有同意,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率领江北部队防备魏军的袭击。刘备战败,黄权回蜀国的道路被东吴截断,被迫投降魏国。

曹丕接见黄权时说 :“您舍弃逆流顺应潮流,是要效法陈平、韩信吗?”

黄权回答 :“刘老板对我恩德很深,我当然不能投降东吴,回到蜀国又无路可走,只有认命。 而且败军之将,能活命就是大幸,哪里谈得上效法古人呢!”

曹丕善待黄权,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候,兼任侍中,还成为曹丕专车的陪乘人员。

按照当时各国的法律,一人叛变投敌,留在国内的老婆儿子都要判处死刑。不久从蜀国传来黄权的老婆儿子被杀的消息。曹丕发布准许黄权办理丧事的命令。但是,黄权认定这是误传,坚持不办丧事。后来证实他的判断正确。刘备充分理解黄权投降魏国的难处。

当刘备去世的消息传到魏国的时候,魏国的大臣纷纷弹冠相庆,只有黄权没有表示。

曹丕发现黄权度量很大,就想了个办法考验他,派人送达紧急召见的命令。黄权还没出办公室,信使一个紧跟一个出发,从皇宫到黄权办公室的路上,来来往往都是皇帝的信使。

皇帝是什么?是老虎。皇帝靠什么吃人?法律!皇帝一开口就是“法律”,皇帝的立法标准谁也吃不透。忠臣以为提出了治国良策,商纣王却决定掏人家的心;常人以为文章冗长,别人不看就是,朱

元璋却下令当堂打作者的屁股;门人犯罪,曹洪最多负有领导责任,曹丕却要判处他死刑。黄权的部属们不知道什么情况,一个个魂飞魄散。黄权脸不改色,心跳正常,举止从容。

大将军司马懿非常器重黄权,问 :“在蜀中,像您这样的人才有几人?”

黄权笑着回答 :“没想到明公如此看重我啊。”

德才兼备的黄权,一事无成,死在了魏国。

马良是名人马谡的哥哥,名气不如马谡,才气超越马谡。马家有兄弟五人,字中都带个“常”,早年就在乡里成名。马良的眉毛中杂有白毛,被人称为白眉。乡亲们说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与刘备告诫诸葛亮马谡不可重用不同,刘备早在荆州的时候就重用马良。而且,马良和诸葛亮的关系非同一般,他给诸葛亮的信中称诸葛亮为“尊兄”,两人称兄道弟。

马良有杰出的外交才能,出使东吴时,受到孙权的敬重。刘备登基之后,马良被任命为侍中。

刘备东征,派遣马良进入武陵地区策划少数民族叛乱。马良的工作卓有成效,各少数名族部落首领都表示归顺蜀国。当刘备兵败夷陵时,吴军进行反击,马良遇难。

夷陵战败,使刘备政权陷入空前的政治危机。当刘备高举“恢复汉室”的旗帜占领四川时,获得了当地地主集团的支持。当刘备急急忙忙自称汉中王时,暴露了刘备“挂羊头卖狗肉”的本质,土著地主的代表费诗,深为政治后果担忧,提出了不同意见:曹操称魏王,是为曹氏集团篡夺最高中央领导权做准备,但是,篡权毕竟还没有成为现实。刘备自称汉中王要向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什么信号?项羽暗杀了义帝,称西楚霸王。刘邦以义帝的忠实部下自居,为义帝召开隆重的追悼大会。最终,会装蒜的刘邦赢得了战争。这就是老子说的“知雄守雌”。

刘备的最佳选择,应以揭露曹操将要篡权的狼子野心为宣传手段,争取更大的政治优势。但是,长期被压抑的刘备,战胜曹操之后,终于扬眉吐气了,急于与曹操平起平坐,听不得不同意见。

刘备东征,更是把自己置于政治上的不利地位。赵云说得很清楚:“人民的公敌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先消灭魏国 ,孙权只有选择投降。现在曹操虽然已经死了,儿子曹丕篡夺了中央领导权。我们应当顺应民心,早日占领关中,割据黄河、渭河上游,出兵讨伐人民公敌。那时候,关东的仁人志士一定会自备粮食,自置战马加入我们的队伍。不应当把魏国放在一边,先与东吴交战。战事一开,不是马上可以分出胜负的,这不是上策。”

赵云原是公孙瓒的部下,刘备救援陶谦时,赵云随刘备出征,后来就没有回到公孙瓒的部队中。当时的赵云职务不是很高,却能慧眼识珠。刘备在当阳长坂坡抛妻别子逃命时,赵云保护阿斗撤退。

诸葛亮玩空城计是罗贯中的杜撰,赵云确因“空营计”而成为国际名将。黄忠和赵云侦知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