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98章 班师回朝

第98章 班师回朝

当年,刘备的流亡政府在荆州安了家,就大肆收买人心,弄得刘表心理很不舒服。虽然谁当一把手不是老百姓说了算,是手中的刀把子说了算,但太多的老百姓拥护刘备,就是麻烦事,火候到了,老百姓就会拿起刀把子加入到争夺领导权的行列,就派了刘备去北面抵挡曹操的部队。

在同志加兄弟的热情洋溢的气氛中,刘璋和刘备进行互相提拔,刘璋向中央政府推荐刘备担任大司马兼司隶校尉;刘备推荐刘璋担任镇西大将军兼益州牧。中央的权力早已被架空,推荐就等于提拔,一经推荐,就可以刻制相应的公章,印制新头衔的名片,布置相应的排场,不用理会中央有无批复。其实,在刘璋向中央发出推荐书之前,中央政府就已经取消了“大司马”的职务。互相提拔,反映了那个时代高层领导的自娱自乐精神。

刘备按照原先的约定驻扎葭萌关后,当然不会和张鲁开战。有的论者对此不理解,认为先占领汉中,再回来收拾刘璋,不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吗?当然,这样的战略意图能够实现是最好的。问题是,刘备原是流动商贩出身,现在手头拥有的资本比流动商贩多不了多少,经受不了挫折,务求百战百胜。而且,战争形势瞬息万变,一旦与张鲁的战争处于对峙状态,刘璋的立场发生变化,刘备就陷入无后方作战的窘境,与当年的流寇生涯就没有区别了。遥想当年,刘备第二次占领徐州,正是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之际,如果袁绍在曹操攻打刘备之时,从后面包抄,天下形势会是今天这个样子?战场上的盟友,到了关键时刻,就摸不透脾气。而且,战争就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刘备即使占领了汉中,是否还有能力进攻四川?如果不能占领四川,荆州和汉中就成了两块孤立的“死棋”。因此,刘备的首要目标是在益州站住脚

刘备是一个善于进行政治动员的天才。史书上没有记载他在葭萌关作了哪一些政治秀,但是,手段之高明,后人自可想象。赤壁大战前夕,刘备把一支没有明确目的地的逃亡部

队,打造成了一支鼓吹他的“仁义”思想的宣传队,一台为他还乡“摘桃子”做准备的播种机,一部宣扬他的“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宣言书。在这种强大的政治动员力量的感召之下,十几万难民如同跟随救星一样,紧跟在他的后面。由于逃跑速度缓慢,有人对这一做法提出疑义,刘备还是一副不忍心抛下难民的样子,提出了一套“以人为本”的理论,到了长坂坡,追兵逼近,才露出“领导必须先走”的真实目的,别说难民,连老婆儿子都抛下了。大半辈子积累的逃命经验,博大精深。

刘备在葭萌关呆了一年,所有的传统保留节目都表演一过,经评估也达到了预期的政治目的,恰好曹操和孙权发生了战争,就以回援孙权之名,向刘璋提出了回荆州的要求。

按理,曹操得知刘备分兵四川,就应该进攻荆州,使刘备不能首尾相顾,但是,曹操却选择了孙权作为打击目标。大约刘备在荆州留下的团队,让他不敢掉以轻心。

刘备回家,正中刘璋的下怀。刘璋原以为刘备是国际主义战士,为了抗击邪教分子的侵略,不远千里来到四川,就积极做好保障供给的后勤工作。不久,刘璋发现,刘备跑到四川只作秀,不做事,后果不堪设想,而且,经过中央高层领导的帮助,提高了思想觉悟,深刻认识到请虎拒狼错误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决定礼送刘备出境。

庞统提出三个方案,供刘备选择 :“暗中挑选精锐部队,昼夜奔驶,直扑成都。刘璋不懂军事,又没有防备,大军突袭,定能一举成功,这是上计。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各自依仗兵强马壮,坚守关卡,多次建议刘璋礼送将军您出境。在您到达他们的关卡前,派人告诉他,荆州情况紧急,前往增援,并做回师状。这两个人既佩服将军,又喜欢将军归去,一定会带少量部队前来送行,将军乘机杀了他俩,整编他们的部队,兵指成都,这是中计。退回到白帝,与荆州连成一片,逐步进击,这是下计。”

庞统提出的上计,与后来魏延向诸葛亮

提出的率领五千精锐部队突袭长安的战术是一样的。奇兵突袭,成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也可能失败。即使成功了,仍然有陷入重围的可能。对于这样的结果,刘备和诸葛亮都是不愿看到的。对于他俩来说,不论与盟友还是竞争对手相比,经营的都是小本买卖,一旦突袭部队陷入重围,缺乏救援力量,反而会造成重大损失。对于庞统提出的下计,虽然是稳扎稳打,但是,见效太慢。刘备选用了中计,杀了杨怀、高沛,引兵直指成都,攻无不克。刘备担心陷入前后受敌的状况,命令诸葛亮、张飞、赵云兵分三路,驰援四川,实施中心开花的战术。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刘备的先见之明。当刘备的部队进攻雒县时,守卫雒县的是刘璋的儿子刘偱。庞统在组织进攻时,被流矢射中身亡。刘备的部队攻城一年,才结束战斗。如果不是刘备提早发出驰援的命令,后果无法预料。

刘备占领益州后,碰到创业史上极为罕见的局面。土地从来没有这么广,人员从来没有这么多,队伍从来没有这么大,国库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