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84章 及时雨

第84章 及时雨

灭迹(掘其父冢,剖棺焚尸)

此外他还残忍地杀了辽东一百余家大姓望族,这些人要说大家平时有多大仇恨是谈不上了,公孙度动机很单纯——杀了名人自己就出名了。

除了砍本地人,他也四处出击砍外地人。

向东征讨高句丽,向西攻打乌桓,不断地扩充自己的领地。

他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他老觉得自己这个辽东太守的官太小了,说出去不够威风,于是他把辽东郡分为辽西、中辽郡,几太守职务自己一肩挑。同时他还派出船队,南下胶东半岛,夺取东莱诸县,安排人担任所谓的营州刺史。

趁此时机,他自立为平州牧,辽东侯,总算给自己增光添彩了。

东汉13个州,就是没有平州、营州,公孙度还真会发明创新。

恰虽然他爱闹腾,但一直似乎没人官,任由他闹腾,原因很简单,辽东偏远,大家忙于逐鹿中原,谁也管不了他。为了笼络他,曹操反而给他加官进爵,204年封他为武威将军、永宁乡侯。

东汉的爵位分为20级,到曹操手里大大简化,大体是这样的:王、列侯两级,其中列侯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县侯无封地,食邑是一个县,享受一个县的税赋、以此类推,乡侯采邑一个乡,亭侯采邑一个亭。除此之外,曹操为鼓励立功,还增加一些爵位新品种|: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侯等等,但这类爵位既无封地、也没有租税收入,也叫虚封,功能相当于是一种荣誉称号吧。

而公孙度得到的是功臣爵位的第二等,实实在在的乡侯。

没想到这个公孙度期望值还是蛮高的,对到手的二等奖,不但不感谢,反而撇撇嘴,心里很不爽。

他把曹操送来的印信当玩具丢在了武器库。

我已经是辽东王了,谁稀罕他这个永宁乡侯(我王辽东,何永宁也)

公孙度死后,公孙康继任了辽东郡太守。

207年9月,曹操从柳城班师。

此次回军,由于乌桓大军已经崩溃,曹操决定走近道。虽然是凯旋,但班师之路依然困难重重:首先是缺水,要打三十丈深的井才能找到一点水;其次粮食也不够,曹操只好下令杀掉几千匹战马充饥。职场,被人欣赏被人提拔是最重要的!

公孙度就是这样的幸运儿,他在官场中进步很快、

给他带来幸运的,是他的名字。

说来公孙度同志发迹以前并不叫公孙度,而叫公孙豹。凑巧的是,太守公孙域有个

夭折的儿子,也叫公孙豹。太守看自己手下人居然和自己的儿子同名同姓,连出身年月也一样,十分喜欢,立即重点培养:送他去读书,给他拜名师,给他娶老婆,完全把他当做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样。

最后还利用职权,推荐他做了“有道”,搭上官场直通车。

前面说过,东汉选官不是科举,而是察举。察举说白了其实就是推荐,察举的主要名目除了常科的举孝廉、举茂才外,还有特科的各种项目,其中有一项叫“有道”,就是指有道术之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特异功能,什么天气预报、装神弄鬼都算,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时代,从事这门职业可是非常神秘、非常吃香的。

公孙度同志是不是有道之士,不要紧,要紧的是太守认为他是,他就是。

于是公孙度同志以国家的特殊人才身份步入朝廷,成为国务秘书(尚书郎),因为善于搞关系,他后来当上了冀州刺史。

发达后的公孙度思想境界一下子提高了不少,比方说曾经给他带来好运的名字,现在他就突然觉得和一个死人的同名不吉利,于是他大笔一挥,把自己的名字改做公孙度。

后来董卓进京,这个野心家在洛阳乱搞一气,许多官场人士都倒大霉了,而公孙度同志却平步青云。

如此幸运,因为他认识董卓手下一个人——徐荣。徐荣也是辽东郡的,和公孙度同志是老乡。

而徐荣同志的光辉业绩我就不多说,打败了曹操,打败了孙坚,自然会得到老板的青睐。

经他向董卓推荐,公孙度回到老家担任了辽东太守。

由于公孙度同志以前只是小公务员,是靠走后门发迹,经常被人耻笑,这次他当太守了,为树立自己权威,他开始杀人,比方说曾经安排他儿子公孙康当兵的辽东附属国的武装部长(都尉)公孙昭,被荣幸抽中,首先开刀,活活打死(杀于襄平市)。曾经担任河内太守的李敏因为不满公孙度所为,与一家人出海逃难,本以为这样可以避祸,但在公孙度看来,未经批准,私自外出也是罪不可恕,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老子抓不了你,就拿你的亲属开刀——没跑掉的宗族,一律诛杀。

跑不动的亲属,比如李敏他父亲,已经入土为安了,但被公孙度从坟墓里请出来,焚尸灭迹(掘其父冢,剖棺焚尸)

此外他还残忍地杀了辽东一百余家大姓望族,这些人要说大家平时有多大仇恨是谈不上了,公

孙度动机很单纯——杀了名人自己就出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