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64章 丰收的一年

第64章 丰收的一年

这时,从许都荀彧那里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打乱了他的部署:冀州一直没捞着便宜的袁绍也准备动手抢人了!

自从曹操迎接汉献帝后,袁绍就一直看曹操不顺眼,他曾经要求把皇帝接到鄄城,被曹操冷冷拒绝,袁绍一直没想通,凭什么你可以迎接皇帝而我不行呢?

这时谋士田丰劝袁绍,曹操是何等狡诈的人,既然他不同意迁都鄄城,那我们就抢——袭击许都,只要皇帝抢到手,我们一样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啊。

好主意!

但优柔寡断的袁绍想来想去,估计做这事没多大把握,一直没答应。

而他手下的一些叛将逃到许都,把田丰出主意的事情透露给了荀彧。

不管真真假假,这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许都,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大后方,袁绍随时可能出击。一旦皇帝被劫走,曹操将前功尽弃。

什么筹码,都比不上皇帝!

得知消息的曹操当即决定,撤兵,保卫许都。

哎呀,曹孟德同志,你来一趟不容易,怎么能说走就走呢。

曹操撤兵,张绣当然要盛情挽留了。

这时刘表也赶来凑热闹,他带兵预先埋伏在曹操回军的必经之路,以逸待劳,准备狠狠地捞一把。

腹背受敌,退路一下子断了,回家都难,曹操这时才感觉后悔,他对荀攸说:“唉,都怪我,我不听您的建议,才弄成这个样子(不用君言至是)!”

世上没有后悔药,还是想办法摆脱困境要紧!

曹操毕竟是久经沙场的人,他给荀彧写信胸有成竹地说: 敌人追上来了,我们虽然行军速度很慢(日行数里),但我已经想好了破敌制胜的办法,(吾策之,到安众,破绣必矣)。

事实上,曹操并没有吹牛。

到安众后,张绣和刘表的队伍已经合兵一处,恭候多时了,敌人占据地利,曹操前进受阻,面对险境,他急中生智,想到一个好办法——打地道。

曹操派人把军械粮草等辎重连夜运送出去,故意露出破绽让张绣看见。

张绣以为曹操要跑了,立即追击。

这时贾诩劝他说:“不要去追,去追一定会吃败仗。”

但胜利的诱惑就在面

前,谁控制得了!

不追就没机会了!张绣派兵追击。

果不出贾诩同志所料,曹操奇兵出击,张绣大败。

张绣怏怏不乐地败回大营,不一会,贾诩又对他说:

“赶快再追上去,这一去准能获胜。”

说得如此肯定,有没有搞错?!

“刚才我不听您的劝,以致吃了败仗,怎么还要去追呢?”

“战场上的形势千变万化,你赶快去,去了总会有好处。”

张绣平常十分信任贾诩,既然你那么肯定,我就再听一次也无妨。立即带队尾追,由于曹操防备不足,自己果然捡了个便宜。

失败,是糊里糊涂,取胜,还是觉得糊里糊涂,怎么回事啊?

战场好像在他的掌控之中,这个贾诩,怎么算得那么准!

面对张绣满脸的疑惑,贾诩耐心解释说:“将军虽善用兵,但毕竟不是曹操的对手。你想想,早先曹操攻打我们并没有失败,却无缘无故急急忙忙退兵,肯定是后方发生了什么不测事件。以曹公的性格,必然准备充足,派精兵强将断后,追则必败;但他们刚刚取胜,会急于赶路,自然也会放松警惕,即使留有将领断后,也不是将军的对手了。”

曹操回来后,发觉是一场虚惊,但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再去攻打张绣了。

事实上,他和张绣再也没有交过手——199年,张绣在贾诩的劝说下,弃暗投明了,归顺曹操。

其实张绣是不想投降的,至少是不想投降曹操,因为他预感很不好,

当时官渡之战即将上演,袁绍派人拉他入伙,让他出兵攻打许都,袁绍实力强大,张绣原本有些心动的,不料贾诩却自作主张地对袁绍的使者说:“你回去告诉袁绍,他们兄弟之间打来打去的关系都没有搞好,怎么可能包容别人呢!”

话说得很重,而且没有回旋的余地,这下把袁绍得罪了。

贾诩的言行很出格,连张绣都大吃一惊:“您怎么这么说呢?”

是啊,得罪了袁绍,我们的退路在哪里?

但贾诩不愧是忽悠大师,他说,我们不如投降曹公。

天啦!袁绍强,曹操弱,那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何况我们是仇敌!

绣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贾诩振振有词地给他讲了三条大道理,第一曹操迎接皇帝,属于正统;第二曹操弱小,我们投降他,他一定会很感激我们的,我们就有抬高身价的筹码;第三,曹操同志是干大事的人,这样的人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是不会斤斤计较过去不愉快的往事的。所以,您就放心胆大地去吧。事实证明,贾诩所说,这是明显的废话,但张绣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