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62章 私生活

第62章 私生活

战斗,即使只有最后一个人,即使只有最后一口气,他依然要战斗!

这就是典韦!

敌人越冲越近,越来越多,那就贴身肉搏!

拼了,典韦!

最后时刻,典韦兵器也不用了,徒手挟着两人将其击杀,其余的人只是痴痴地看着,谁也不敢“以身试法”。典韦却不管这些,他冲入前去,又杀数人……

传奇,终有结束的时候,最终典韦伤势越来越重,他带着斑斑血迹,怒目大骂几声,慢慢地倒下了。

最终对手确认他已经死亡后,才上来割下典韦的头颅,他们带着好奇、恐惧、钦佩、仇恨的心情互相参观着——或许他们搞不明白,这个大大的脑袋里,到底装着多少勇气、忠诚、毅力、力量!

曹操这次输得很惨,队伍全乱了,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一直退到舞阴(河南泌阳)才稳住阵脚。

得知爱将典韦为保护自己已死,更是悲痛流涕,他花重金请人取回典韦的尸体,予以厚葬,他每次经过典韦的坟前都要大肆祭拜一番。对恩人是没法报答了,只有抚恤其家属。他他先封典韦的儿子典满为郎中,爱屋及乌,后来索性将他提拔为司马,留在自己身边。

虽然惨败,但也有亮点,曹操发现了一个人才——于禁。

在三国中,蜀汉的五虎上将其实是不存在的,刘备只封了关羽为前

将军、张飞为右将军(也有说车骑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赵云是翊军将军,属于杂号将军,并没有上榜;蜀汉没有,而魏国却一直有五子良将的说法:张辽、徐晃、张郃、于禁、乐进《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上述五人的列传合为一传,并在评论中说道:“时之良将,五子(指上述五人)为先。”后人因称五人为“魏五子”或“五子良将”。

于禁(?。221)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宁阳县)人。他出道很早,黄巾起义的时候,他已经随跟随鲍信起兵讨伐黄巾军,后来于禁和鲍信一起投靠曹操,虽然从事此项工作的工龄很长,但于禁一直都是不引人注目的无名之辈。

后来鲍信死后,于禁跟了一个叫王朗的将军(注意,不是那个在曹丕手下担任司空的王朗),在他手下担任都伯。

这里说一下曹操队伍的编制,除开各级将军外,由低到高大体上是这样的: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军司马、都尉、校尉、中郎将、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重号将军。5人为伍,10人为什,因此,算来算去于禁同志只是一个指挥几十个人的低级军官。

地位低一点没关系,是金子始终会发光的,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但我感觉这句话有时这么说才更符合生活的实际:只有你被人发现,金子才会发光。

没人发现你,金子就永远不会发光。好在于禁同志的运气真不错,鲍信名气够大,但却没有发现他,而这个王朗名气不大,但却慧眼识珠。一天他向曹操推荐了于禁,说这个同志是潜力股,值得重点关注,依我看是块担任大将军的料。

一个下级军官,你说他能当大将军,就像一个排长,你说他能当军委主席一样荒唐。

既然王朗这么说,曹操也有点好奇,他把于禁找来,深入交谈几句,感觉这个人的确有料,好生打磨,是个将才。

之后曹操任命于禁担任司马,开始新的征途。

于禁作战勇猛、头脑冷静,被提升后表现更为突出:濮阳之

战,曹操大败,于禁却在濮阳城南打败吕布二营人马,此后攻寿张、须昌、定陶、离狐、雍丘、打汝南的黄巾军等等,于禁全部取胜。

此次曹操败退,于禁他也带着手下的几百个兄弟且战且退,由于治军严谨,他的队伍虽也有点损失,但建制基本保持完整。

半道上,于禁发现友军十多个伤员赤着身行走,正月正是春寒料峭之际,只要没有暴露癖不应该是那副模样,何况是伤员。

于禁仔细询问,那些人才说出实情:“哎呀,别提了,我们被青州兵给抢啦。”

趁火打劫,什么东西。

青州兵就是青州、徐州的黄巾军投降过来的,曹操择其精华编成青州兵。

有时候浓缩是精华这句话也不靠谱,比如青州兵战斗力实在不咋的,在濮阳就被吕布打得满地找牙,战斗力差倒在其次,关键是曹操对他们太过宽容,导致他们自由散漫、纪律很差。

于禁却不管那么多,他一边数落他们的罪行,一边下令攻击。

一些青州兵逃脱,跑到曹操告了于禁一状。看来,一个未经请示滥杀无辜的罪名是跑不掉了。

于禁到舞阴后,首先安营扎寨。有好心人提醒于禁:还不快去见曹公,解释一下,否则你浑身长满嘴也说不清了。

于禁却不慌不忙地说:“敌人就追要来了,当务之急是做好防范,不做准备怎么行!”

准备停当,于禁才去见曹操,报告对事情的看法。

青州兵虽然恶人先告状,但在领导心目中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