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51章 英明的选择

第51章 英明的选择

说完了公孙瓒、说完了袁绍,现在说说曹操同志的奋斗史吧。

酸枣联军解散后,曹操还想讨伐董卓,他北上找到朋友袁绍,然而现实无情地告诉他,袁绍同志已经开始积极谋划另刘虞为帝,要他多多理解支持。

作为盟主,人怎么能无耻到如此地步呢?

曹操当然表示强烈不满和极大的愤慨。

太失望了。

更失望的是,不满归不满,愤慨归愤慨,曹操却没有更好的办法。

他现在不能和袁绍吵架也不能和曹操打架,因为他自己的实力还很弱小,还没有资本和袁绍叫板。

要翻脸,不光看心情,也看实力。没实力,翻脸的资格都没有。

酸枣会盟之后,曹操除了一个奋武将军的空头衔,一块地盘也没有。他只能虚与委蛇,与袁绍敷衍周旋。

因此袁绍不支持他讨伐董卓,他也没辙。

袁绍和曹操的关系,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小时候是朋友,最后是敌人,官渡之战做了最后了解,这是没有争议的,有争议的是两人中间的关系,比较奇特,有人说曹操是袁绍的部下,有人说曹操是袁绍的盟友。

我的回答,两者都是,又都不是。

我绝对不是在忽悠你。

其实,一直以来袁绍都希望曹操做他的部下,做一个听话的马仔,但曹操不干。

他不会那么蠢,那么听话。

其实,一直以来,曹操都希望做袁绍的盟友,但袁绍也不乐意。

你曹操讨伐董卓失败后,要地盘没有,要人手,也没几个(相对袁绍大军而言),凭什么和我平起平坐?

实际上,袁绍和袁术一样,就许多共同点的,比方说都喜欢拿盟友当枪使,袁术喜欢把孙坚当枪使,而袁绍心里一直拿曹操当使,可惜,曹操不是孙坚,他是不会上套的。

虽然内心一万个不乐意,但曹操很聪明,也没有明确反抗——实力有限。

曹操发现,现在的江湖早已经物是人非,袁绍、袁术拉帮结派,结成两大对立阵营,企图瓜分天下,许多风流人物,诸如陶谦、孙坚、公孙瓒、刘表一类的猛人为了从中分一杯羹,都未能免俗,纷纷排队找组织,傍大款,他曹操也不会例外。如果自己单独闯太累,投靠他人太贵,还是挂靠在

老朋友旗下最实惠。

自己若要单飞,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是被袁术阵营干掉,就是被袁绍阵营扫荡,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还是委曲求全,暂时挂靠在袁绍门下,等自己发财了再说。

今天当部下,就是为了明天当领导;

今天当孙子,就是为了明天当大爷。

所谓的奸雄之路,不过如此。

这时,曹操的铁哥们鲍信向他提了一个建议:“曹孟德啊,找准机会,打到南方(黄河以南)去,那里是个广阔的舞台,你在那里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曹操把目光投向了东郡,他打算到那里去发展。

以前朝廷曾经任命他为东郡太守,但他装病,没去;现在东郡是别人的地盘,他打算积极争取——不是争取,是去抢。

是啊,以前是为朝廷打工,现在为自己打工,能不积极吗。

但东郡也很乱。

此后发生的一件事成全了他。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以于毒、白绕、眭固为首的十余万黑山军进攻冀州的心脏邺城。这里要说明一下,这个黑山军,和黄巾军不同,严格说来只能算作农民军,它算不上农民起义,它没有什么替天行道之类鼓舞人心的政治口号,也没有什么统一的纲领,黑山军有许多支队伍,以前接受朝廷招安,后来董卓进京,天下大乱,黑山军死灰复燃,活动太行山,当时袁绍刚刚空手套白狼骗得冀州,立足未稳,黑山军就在袁绍的肚皮里钻来钻去的,被袁绍视为心腹大患。相反,黑山军和袁绍的死敌公孙瓒的关系是很默契的,大家常常互相配合,公孙瓒临死之前还向黑山军求救。

初平二年秋,黑山军趁袁绍与公孙瓒在冀东、青州激战之际,抓住空挡,在袁绍后院放火,抢他的地盘。

黑山军接着南渡黄河,进攻与魏郡毗邻的东郡,东郡太守王肱没什么本事,一看这么多人气势汹汹来捧场,吓得腿发软,抵挡不住,地盘也丢了。

被人在背后捅刀子的滋味是不好受的。

但此时的袁绍刚刚发家,精力有限,分身乏术,便把镇压黑山军的光荣任务交给没事儿干的曹操,而曹操也有打到东郡去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

打下东郡就是你的,打不下被人吃掉也

别怨自己命不好。

曹操人数虽然少,打割据军阀不一定够用(一般的诸侯都有几万人),但打有组织,无纪律的农民军还是很有心得的。

在东郡的首府濮阳,曹操一举打败了黑山军的白绕部,旗开得胜。

取胜后曹操很高兴,袁绍也很高兴,他立即任命曹操为东郡太守。当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