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48章 人渣

第48章 人渣

以前说过,黄巾军的领袖张角虽然于184年就病死了,可黄巾军的影响力实在大得惊人,好几年后,都还有人用他们的旗号,反正死人的东西不用白不用,也不会有人找你付专利费。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一支三十万人青州黄巾军攻打渤海(今河北南皮东北),欲与黑山军会合。

而公孙瓒只有两万人,两万对三十万,看来够玄。

而公孙瓒是长期和胡人打交道的硬汉,善于打硬仗、恶仗,白马将军名号可不是浪得虚名。

以前皇甫嵩带着两万人,能追着黄巾军满世界地跑,现在公孙瓒也是两万人……

历史惊人地相似!

公孙瓒是运用骑兵的高手,连胡人都怕他得要命,黄巾军和他同场竞技,只能说找错了对象。公孙瓒率步骑两万人在东光南遭遇青州黄巾,出击,取得如下战果:大败对方,斩首三万余;黄巾军无奈,渡河逃命。公孙瓒等他们过到一半时,再次出击,黄巾军更是溃不成军,败得惨不忍睹,“死者数万,俘虏七万余人,车甲财物无数”。

这简直就是皇甫嵩指挥广宗之战的翻版,皇甫嵩出名了,公孙瓒也出名了。

要说公孙瓒和袁绍的矛盾,必须再次谈谈袁绍和袁术兄弟俩的矛盾。当初,董卓进京后,关东联军成立,大家不是去讨伐董卓,而是忙于各自抢地盘,其中实力最强的建设袁绍和袁术兄弟俩。袁绍要立刘虞为帝,袁术自己有当皇帝的野心不赞成,兄弟之间从此产生了裂痕,结下了仇怨。孙坚讨伐董卓时候,把抢来的南阳郡让给袁术,作为回报,袁术就推荐孙坚进担任豫州刺史。可袁绍偏要横插一杠子,趁孙坚讨董卓未回的机会,手疾眼快地派遣部将周昕空降豫州,袁术为此十分生气,派孙坚击退了周昕。当然这个很难说,,,如果孙权聪明一点的话,发动合肥战争,结果就不一样了,可惜孙权只看到一时的利益却忘了长久的利益.话说回来,主要还是关羽一直担心后防问题,始终不敢调用后方的大部队.

三国,三国,谁先动,谁吃亏,除非东吴、蜀汉一直抱成团

,当时比较困难,东吴一直垂涎荆州啊。到手后,倒是罢休了,刘备又不干了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大将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可以说在官渡之战中如果不是荀攸和关羽,曹操很难啃下袁绍这块硬骨头.荀攸用计假装进攻粮仓乌巢,迫。

荀攸比荀彧更聪明,荀彧太过理想化,荀攸很务实,他是战术大师,他提的东西都很实用,这样的人领导不会不喜欢的以前说过,袁绍、袁术分别是中原大地最大的两个割据诸侯,虽然是兄弟俩,但二人彼此视对方为大敌,水火不容,完全是一幅往死里整的架势。

为了搞到对方,他们都使用了远交近攻的外交手段,拉拢盟友,打击对手。

袁绍拉的盟友是曹操和刘表;袁术拉人头的能力一点也不差,他拉的人头是公孙瓒、陶谦、孙坚(后来死掉)。

双方的实力在伯仲之间。

都想在对方身边安钉子,都想在对方身边埋地雷友——为了对付兄弟。

他们绝对想不到,这样算来算去,兄弟是没了,自己也没了,盟友反倒是强大起来了(比如后来的曹操、刘备)。

也应了那句歌词“时时刻刻忙算计,谁知算来算去算自己”,蠢到家了。

公孙瓒和袁绍的矛盾起于一件小事。

之前,袁术派公孙越帮助孙坚攻周昂(一说是周昕),公孙越运气不好,被一支无名的箭射中竟然死掉了,公孙瓒可不怎么认为,他认为,这笔账应该算在袁绍身上(我弟之死,祸起于袁绍)。

兄弟死了,冀州又被袁绍独吞,公孙瓒感到自己被人给耍了。

恼羞成怒的公孙瓒决定报复,他出兵驻扎在磐河(今河北境内)。

看公孙瓒要玩真格的,袁绍反有点心虚了。毕竟自己刚刚以欺诈的手段拿下冀州,根基不稳。而且现在的袁绍很忙:为了营救自己的铁杆河内太守张杨,袁绍和并州的匈奴王翻脸交战;另外,活动在并州的张燕黑山军,对他

这个外来户也看不顺眼,还有自己的死对头袁术阵营的陶谦也是蠢蠢欲动,随时准备出兵抢他的地盘,吃大户,这些他都不得不防。

四面受敌。

四面受敌,解决不好就成四面楚歌,他可不想做西楚霸王,因此他现在还不想和公孙瓒结仇,也不能和公孙瓒结仇。要知道,现在公孙瓒已今非昔比,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他已经拥有一支近二十万人的抢劫团队,实在得罪不起。

他决定放下身段,主动对公孙瓒示好。

咱们发生的那点不愉快事情,不过是场误会,就让他随风而去吧。

为把公孙瓒拉拢过来,一向很少吃亏的袁绍破例决定自己吃点亏:咬牙把自己的老根据地——渤海郡交给了公孙瓒堂弟公孙范管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