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39章 前途的工作

第39章 前途的工作

在未来的日子里,四大恶人,将共同祸害国家。

强盗发达了,其他人却遭罪了,比如百姓,比如皇帝,比如文武百官。董卓迁都时,西京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还有几十万户居民,但李傕他们打进长安后的几年间,那几十万户居民差不多都没了。或死于饥荒,或死于战争,或死于自相残杀,几乎损失殆尽。

要指望这些性格粗野西北军阀也尊老爱幼、拥政爱民、秋毫无犯明显不现实。

但奇怪的是他们如此万恶,人缘却不差。因为其他诸侯对他们也不像从前对董卓那样义愤填膺,喊打喊杀(光喊也没有用),转而改弦易张,纷纷调整敌视政策,送上贺礼表示自己的一点心意,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是也。

都务实起来了。

比如刘表,192年10月开始向朝廷进贡,相当于是承认李傕政权了,李傕见刘表如此识相,心情大好,也慷慨地封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成武侯。

投桃报李,大家都懂的。

同年12月,一向对董卓怀有满腔仇恨的曹操也见风使舵,一边使者向皇帝进贡,一边向李傕等人写信套近乎,大意是请多关照。对曹操,李傕等人是记忆深刻的,关东联军成立后,大家踟蹰不前,就是这个曹孟德不甘寂寞,要当出头鸟发动进攻,虽然结果类似于自杀,但其敢死队的精神也的确让人惊出一身冷汗。

一句话,他是一个骨灰级的反对派。这次主动来套近乎,明显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嘛。

现在才来,关照个屁。

李傕准备扣留使者,小小的教训曹操一下。

这时黄门侍郎钟繇出面了,他劝李傕等人说,别冲动,你们控制皇帝,现在天下的诸侯有几个还拿你们当人看?没有!只有曹孟德同志还不计前嫌地拿正眼看你,这样的乖巧的好同志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李傕一想也是,如果就像万恶的董掌门一样把天下的男女老幼都得罪光了,自己离玩完也差不多了。

李傕虽然是个粗人,但却不傻,立即改变态度,厚待使者。那意思很明确:曹操你的确是够意思,我也够意思,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广交朋友,你好我也好。

在一些专家的眼里,汉献帝除了可怜,还很懦弱,还很白痴,但汉朝关门大吉,要说责任,汉桓帝、汉灵帝是罪魁祸首,刘协还是一个孩

子,一件坏事都没干,亡国之君的恶名却要他来背负,太不公平了。

他的父亲可恶,而他可怜。

实际上汉献帝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不堪,他甚至是一个坚强而聪明的人,他的一生尽管命运坎坷,可他从来不想被命运摆弄:李傕进犯长安后,要提拔杀死少帝的李儒,年仅12岁的汉献帝顶住压力,死活不同意;李傕想霸占少帝的遗孀唐姬,但献帝把她接到少帝的园中,给了一个正式的封号(弘农王妃),予以重点保护,李傕的图谋硬是没得逞。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2月),刘协已经14岁,举行了加冠礼(成年礼)。在百姓人家加冠礼一般是20岁举行,14岁只是受保护的未成年人,但皇帝不是凡夫俗子,吃得好,喝的好,生长发育也似乎异于常人,再说国家大事也需要他早点成熟,因此年幼的皇帝、皇子往往被早熟,个别人性急的12岁都可以迈过童年、少年两道门槛,直接向成年人进军,进步真快呵!

献帝14岁,可他真的很成熟(按皇室标准)。

成熟了,就该考虑成年人的事情了。

皇帝的事情是不用自己操心的。

有关部门已经积极行动起来,热心地张罗着给他介绍对象(选妃子)。遇到这种好事谁都是笑呵呵的,心里不美死才怪。

可刘协脸上却毫无笑容。

这桩美事被汉献帝紧急叫停,他说,我的母亲死后还没有正式名分,我怎么好意思成亲(皇妣宅兆未卜,何忍言后宫之选乎)!

献帝的母亲就是汉灵帝最宠爱的王美人,生下刘协后就被嫉妒成性的何皇后给毒死了,连个名分都没有。

献帝想为自己逝去的母亲争取权利,他下诏追赠生母为灵怀皇后,并且和灵帝葬在一起。

关于贾羽给郭巳出主意的问题我还是有点话!从地域来看因为是老乡所以他必定是会帮老乡来的。(就好比我看到有如东北佬之内的人在打我湖南人,我绝对会帮着干死那帮日本后代的。)这还关系到自己性命问题,他贾羽不把郭巳弄狠估计王允之流不会放过他,他一个文人离开军队保护在乱世是活不长的,何况他还有前科(跟董卓混过)。站在他的角度,可以理解。站在旁人的角度,无法理解献帝不光有孝心,还很有爱心。

194年,三辅地区发生旱灾,物价更是

涨声一片,麦子一斛20万,谷一斛竟然高达50万钱的天价!

疯狂的粮食!

现在不是人要吃粮食,而是粮食要吃人。

要知道,在东汉如果一个家庭有20万钱资产都要算作是小康家庭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