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38章 我们来了

第38章 我们来了

但由此可见名人效应的辐射力是多么巨大啊。

董卓担任太尉,贾诩就留在他身边工作(太尉掾),在长久的考察中,董卓发现这个贾诩还有几分本事,就外放出去升任讨虏校尉,后来索性还把他安排到自己女婿牛辅军中帮忙,一句话,没把贾诩当外人。

牛辅被自己的亲信手疾眼快地给干掉后,倍感孤独的贾诩没事可干,只好投靠到李傕军营中,恰好遇到李傕他们请求朝廷宽大处理,热脸碰上冷屁股,准备当逃犯。

最能混的老大都死了,我李傕还混个屁。

李傕内心还是很自卑的。

这时足智多谋贾诩上场了,是他改变了一切。

你们真是昏了头了,你们怎么能抛弃军队私自逃跑呢?现在王允他们视我们凉州人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打算杀尽我们的凉州人,他们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通缉捉拿你, 你们能跑到哪儿去呢!还不如带领大军,杀回长安,为董太师报仇!

一语惊醒梦中人。

李傕一想也是,董大掌门虽然不在了,但他老人家手下那么多兄弟,大家拧成一股绳,还害怕个屁。既然不怕,不如杀回长安,还能拼个鱼死网破。

自卑转化为自信,力量是强大的。说干就干,李傕等人带着几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长安杀来!

王允慌了,这回是真正的慌神了。

原以为董卓死后,李傕等人不过是一群无头苍蝇,随便用个拍子都能打死一大片,但现在看来人家不是苍蝇,而是老鹰,别说苍蝇拍子,就是飞机大炮都未必管用。

但客人大老远地赶来了,又不得不招待,王允赶忙请中间人,凉州的部落首领(大人)胡文才、杨整修作为使者前去斡旋。

人家把大部队都开来了,给人家两块糖应该打发不走,所谓的斡旋,应该是送几顶高帽子,多发一点纪念品,忽悠走了才算完事,但不知这位王司徒的哪根神经烧坏了,明明是请求人家退兵,但他老人家还要摆摆国家领导人的架子,他对派去的使者如此定调:“你们去把叫他们来,不知道李傕这几个鼠辈磨磨蹭蹭的到底要干什么。”

所谓的架子,其实就是一个面子问题,一般都是由心理疾病(虚荣心)引起的。从后来发生的事实可以说明,所谓的面子工程实在是害人不浅。

王允的口气哪里是和平谈判,简直是爷爷骂孙子!

口气

如此傲慢,一点诚意都没有,还和平个屁!

一条路堵死了,一切路都堵死了。

没法了,接下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悲剧的发生。

两位使者也看不下去了,他们到达李傕军营,并没有如实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力促和平谈判,反而极力怂恿李傕他们加紧进军。办外交煮成夹生饭,王允这个政治家实在还欠火候。

长安!

长安!

长安!

我们来了!

历史在进程中没有如果,一些事这个人不做总会有人做,如老毛不敢跑老蒋总会有人出头,现在老毛的贼子贼孙活得虽然嚣张但总会有人出头来赶的,所以觉得贾羽不领郭巳功长安也会有其他人去做的。

和平不成,那就亮剑吧!

王允也不傻,他派董卓旧部将领胡轸﹑徐荣在新丰迎击李傕。

在王允看来,牛辅本事很稀松,想来他手下的马仔李傕等人也就是三脚猫功夫,不足为虑。而徐荣先胜曹操、再胜孙坚,是一员响当当的猛将,加上胡轸,两人搭档对付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李傕,应该问题不大。

更重要的是,让过去的战友战场上喜相逢,拿武器对话,实在是很有教育意义。

可事与愿违,久经沙场的徐荣对阵李傕,不但败了还丢了性命;那个胡轸原本是凉州人,并不真心归顺政府,现在也乘机倒向李傕一边。

李傕取胜后,名声大噪,沿途收集部队,到达长安时已发展到十余万人。恰好樊稠、李蒙等人也率兵赶到了!

那就攻城吧!

那时郭汜在城北,他的对手是吕布。

老主顾上门,吕布当然要亲自出城迎接。其实古时候打仗,并不像小说或戏台上描写的那样规矩绅士,兵对兵、将对将,主将被打死了,部队也将垮了。也讲人多欺负人少,也讲阵法,也讲使诈。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正所谓的白猫黑猫,逮着耗子的就是好猫。

但吕布这次决定规矩一点,君子一点,要和郭汜单挑:“且却兵,但身决胜负。”

郭汜同意了。

两人的武艺都不错,都比较有自信,相对而言,飞将吕布还要技高一筹,单挑的结果是郭汜被吕布的长矛刺伤,自己捡了半条命回来。

击败一个郭汜,叛军对长安的包围丝毫没有放松。

但长安城毕竟是国都,城墙非常坚固,连董老太爷修郿坞都参照它的标准,的确非一般的小城市

可比,一连几天,李傕他们竟然拿它毫无办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