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29章 全部是我的

第29章 全部是我的

全部是我的!

所以,除了抢钱,还要淘金,他还不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盗墓。

由于汉朝厚葬蔚然成风,因此这也给广大盗墓者指明了一条崭新的致富之路:要致富,去盗墓。当时又没有文物保护部门,荒郊野外的墓,只要你看上的,随便开采,没人过问的。

说起盗墓,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曹操盗墓的祖师爷,事实上我们查阅史书就会发现,曹操并不孤独,同时代干这事的同行多了去了,而且都是大牌人物:比如董卓,比如袁绍袁绍行军打仗先之余,也搞起了多种经营,盗墓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和其他两位仁兄相比,他的业绩要差点,影响要小点,如果让他们三位名人上台PK一下,以袁绍的水平和劣迹也就只能获得铜牌安慰奖。

因为排在他前面的二位兄弟实在过于生猛,是不可超越的。

许多人说,连民间的盗墓人士都拜曹操为祖师爷了,因此最他有冠军相。

其实不然。

若依成绩和影响力而言,这顶桂冠并不应该送给曹操,还有一个人,在这一领域更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其骄人的成绩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叫董卓。

当然曹操也牛,经营那么多年,数量也上去了,遗憾的是,档次太低,也就搞一点一般的古墓开发,最大牌的也不过是那些藩王墓(后面我会专门介绍)。真正开创了盗墓工作新局面,屡次创造盗墓事业新记录的,而且能做到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的唯有董卓!

是的,是董卓!

这里特意为盗墓英雄董卓同志正一下名。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三国时期的盗墓冠军董卓先生出场!

他虽然没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这样的权威文物管理部门,但他却是真正的盗墓狂人。他打古墓的主意始于何时不可考,但汉献帝被迫迁居长安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动手了。人家小皇帝前脚出门,他后脚就积极布置挖人祖坟,实在太过缺德。

不过,他董卓心目中根本就没有德。

基于对盗墓工作的高度重视,他还派出自己的干儿子吕布作为前线总指挥,具体主抓这项浩大的淘金工程。

呵呵,肥水不流外人田。

董卓盗墓,是很讲原则的,像那些无组织无纪律的小毛贼见墓就盗的小儿科他根本瞧不上的,他们是有组

织有纪律,专门光顾那些汉朝旧臣的墓,什么三公九卿、文武百官的墓,地位越高越好,名气越大越好(按一般规律,财富和地位总是成正比的),只要找得着的,统统挖出来。你们想在地下守着一大堆宝贝睡舒服,没门!由于汉朝流行厚葬,喜欢丧事大操大办,虽然风光体面,但如此一来,却帮了盗墓者的大忙,进入一般的墓室,都不至于空手而回,何况是高官的坟茔,那更是收获多多,惊喜多多。

当然,如果只是盗取高官的墓,董卓就不会一鸣惊人了。

他最钟情的还是皇帝墓。

问:皇帝还在,就挖人祖坟,没人不阻止吗?

答:皇帝还小,阻止不了,没人能阻止得了,朝廷都是我董卓的,别说是盗墓,我就是要当皇帝也没人阻止得了啊。

简述一下董卓盗墓的成就,这么说吧,董卓盗墓的组织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东汉、西汉两朝的皇帝陵墓,他都有浓厚的兴趣,他基本都动过。

东汉皇帝葬在洛阳孟津一带,西汉皇帝葬在关中一带,而董卓盗墓是从洛阳一带的东汉皇帝陵墓开始,尝到甜头后,由西向东又把业务扩展至关中地区。

所以说,董卓是汉朝的掘墓人。

公元190年,董卓将罪恶之手伸向了汉武帝刘彻的茂陵。

和以前一样,像盗墓这样的体力活他是不会亲自动手的,交给手下人办理就行。

和以往一样,这次他仍然把重任交给盗墓积极份子吕布负责。

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茂陵。茂陵,建于公元前139年,完工于公元前87年,工期历时52年。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其规模已经能与秦始皇陵相媲美,被西方的史学家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原来,当初汉武帝为自己死后能过得更加舒服,竟然不惜血本,从全国征集数万名能工巧匠,工程浩大不说,而且还使劲地往里砸钱,把天下财政的三分之一都全部投了进去,服了吧。

目的就一点:不做就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

的确如此。

这么说吧,茂陵的陪葬品有些什么,有多少,你就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尽管大胆地想,大胆地猜吧。这里温馨提示一下,武帝他老人家下葬时,陪葬的宝贝多得塞不下;反正汉武帝下葬后,光负责守卫皇陵的

卫士以及打扫清洁卫生的勤杂人员就有五千人!

董卓感到那些深埋地下的宝藏已经在向他招手,机会不容错过!

其实在董卓下手之前,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