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26章 风云际会

第26章 风云际会

没有喧哗,只看见钢刀犹如魔鬼的影子在挥舞,高高举起,又高高放下,鲜血沥地……

冰冷的血腥无情地穿透心扉……

参观如此阴森恐怖的死亡艺术,足以让你把吃进去的东西呕吐出来,连那些见平日里多识广的官员也被如此现场警示吓得簌簌发抖,连筷子也不听使唤地抖落在地。

而董卓却若无其事,洋洋得意,狂饮自如。

指挥表演如此娴熟的行为艺术,足以说明,董卓老贼是有备而来。他清楚,朝廷内外一直暗潮涌动,既然怀柔政策不起效,董卓也逐渐失去了耐心,于是他毅然决定换一剂药方,高压龙头伺候!

他要杀鸡骇猴。

你们给我老实点,要反抗,那就是榜样!

还有更变态的。

一次,董卓把俘虏来的数百名义军士兵先用布条缠绑全身,头朝下倒立,然后浇上猪油,点火活活将他们烧死,可谓残忍至极。如此搞法,就是现在的拉登见了也会甘拜下风的。

废黜皇帝,弑杀太后,抢掠权贵、残害百姓、打击异己,几乎是无恶不作了。

现在洛阳已经不是一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而是鸡犬不宁的人间地狱!

这样的人领导政府,政府不垮台都难。这样的人领导国家,人们不反抗他都难!

现在的董卓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他是魔鬼,要让世界毁灭。

其实,世界是毁灭不了的,要毁灭的也只有他自己。

人变态到了那种境界,也离灭亡不远了。

不过他是不会那么想的,他还是想拉些人为他干活,为他垫背,为他背黑锅。为此,他连自己最亲人都只安排在部队里,朝廷招聘公务员名额也优先照顾给那些社会名人。

没想到,那些人根本不买账,即使当官了,也一点不念他的好,也不与他合作,共创辉煌。

尤其是袁绍、曹操最为可恶,居然中途开小差逃跑。

不领情,不配合,你们到底想干什么?!董卓同志的气得快吐血。

灭你!冥冥之中,一个声音在回答。

回答者,渤海袁绍也。

此时的袁绍被董卓安置在渤海郡当太守,原指望给这个二杆子一块骨头啃着,没事儿吹点海风,让发热的头脑冷静冷静,人总归要老实一阵子,没想到,这位仁兄从来都不是老实人,要指望他遵纪守法,除非母鸡变成战斗机。

袁绍发热的头脑

经海风一吹,却越来越热了,甚至于高烧不退——他准备组织力量讨伐董卓。

此时,袁绍的好朋友曹操也在招兵买马,跃跃欲试,曹操出发点是很好的,动机是很单纯的,基本上是为国家除奸,相比之下,袁绍同志的动机是很不单纯的,他也招兵买马,但基本上都是为自己。在那场宫廷血腥斗争中,何进死了,宦官死了,剩下的权力真空怎么算应该由他们袁家来填补的,但千算万算,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个董卓,把持了朝政,还改组了政府,炒掉了少东家(少帝),换了个更小的少东家(汉献帝),还胆大包天地杀掉了老板娘(何太后)。

反了!

但袁绍同志面临着很多困难。他是只是个太守,他上面还有人盯着。

是冀州牧(也有书上说他是冀州刺史)韩馥。

韩馥受政府(董卓)委托对他这位公子哥实行监视。你还是安心当你的太守吧,莫问政治,大家脸上都好看,否则大家都不好看。

这是韩馥的真实想法。

为此,他派人去袁绍的地盘,现场监督检查工作,实行贴身服务,防止他出轨。

帮助失足青年人人有责嘛!

看来,韩馥还真是袁绍同志的贴心人啊。

一举一动被人紧盯着,多余的课外活动不能搞了,袁绍同志感到浑身像被人绑了手脚似的很不自在,但又不能明说,又不能反

抗,气得他直跺脚。

实在晦气。

但要他安分守己、老老实实做良民是不可能的,要他莫问政治也是不可能的。既然光明正大不行,那就转入地下,偷偷摸摸地搞。

相比之下,而他的朋友曹操就幸运多了,从中牟县逃出来以后,他没有选择回老家避风头,而是直接去了陈留(河南开封陈留镇)。

他不是为了避祸,而是有大动作——要起义兵!

国家就要乱了,这是最佳的选择。

为什么选择陈留呢?

因为太守张邈是他的铁哥们。

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今阳谷)人,这么说吧,他是袁绍曹操的朋友,但成名比袁绍、曹操早得多。当曹操默默无闻,袁绍还是党人的圈外人士的时候,他已经被人民群众评为“八厨”之一,成为社会名流。所谓的“厨”,不是指现在的厨师,而是指仗义疏财。

张邈家境富裕,自己不光学问做得好,而且他的人品也相当

好,很大方,喜欢结扶危济困,没有一点架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