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12章 培养

第12章 培养

重点培养。

卢植是众多学子中最特殊的一个,该生虽然没有接受什么先进性教育,可却是新时代的柳下惠,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认真回答问题,心无旁骛,目不斜视。对美女婀娜舞姿,硬是咬紧牙关连看都不看一眼(未尝转眄),权当美女不存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比现在的三好学生还三好学生

这年月,是男人都好色,要找对女色毫不动心的人物,真比大熊猫还稀少啊!大师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把他叫到一边(入其室者)开小灶,单独培养。

名师出高徒,有老师的悉心栽培,卢植同学想不进步都难,最后自己也光荣地成为儒学大家。卢植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真正的学问家是如何炼成的:经得住考验、奈得住寂寞。

卢植是个好学生,但也是很有个性的,当初大将军窦武拥戴刘宏继位,顺便为自己谋了点私,封了个闻喜侯的爵位,文武百官都表示理解。

公私兼顾,可以理解。

可卢植就偏不理解。

为了表达自己的不了解,他还上书,连讽带刺,把大将军挖苦了一番。

总体上看,卢植这个人学问好、品德好,是没啥缺点的,照现在的标准,荣誉称号都不知会得多少个,但在万恶的旧社会,这绝不是什么优点,相反还可能是为他带来麻烦的缺点。

大将军掌握军权,是仅次于皇帝的二号人物,如果碰巧皇帝年幼,不能理政,大将军就是一号人物,有时比皇帝活得还风光。

而窦武拥戴刘宏时,就那么巧,刘宏恰恰是十二三岁的小学生,小鬼当家,那是电影。

而这是现实,是政治,没有雷同,没有巧合。

你说窦武牛不牛?

鸡蛋碰石头,这就太自不量力了,要知道那时候的卢植不过区区一个平头百姓而已!

读到这里,网友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平头百姓怎么会上书呢?

在大家印象中封建社会总是专制无比,万恶无比。上书讨论国家大事是朝廷大臣的本职工作,百姓连发言权都没有,遑论是上书献言献策了。一句话,你一个平头百姓怎么有资格上书呢?

我要告诉你,这是误解。老祖宗虽然落后一点,封建一点,专制一点,但绝不是书本上宣传的那样一团漆黑,一团糟。老祖宗也主张发扬民主,也鼓励言论自由,只要你不辱骂皇帝,

不呼喊推翻政府之类的反动口号,不贴反动标语,不说儿童不宜的敏感词语,一般上书参政议政,持一点不同政见,都没事儿。皇帝大人胸怀天下,难道还包容不下你们几个异己分子?

汉朝成立时,汉高祖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情民意,广开言路,还特意规定凡是老百姓有心里话要说的,有合理化建议要提的,可以直接上书皇帝。如果一不小心奉献出一个金点子让龙颜大悦,说不定还有意外惊喜——拜官授爵,录取当公务员。

为鼓励大家踊跃地献言献策、参政议政,皇帝还制定了具体的服务标准及配套措施,比方规定凡是老百姓要上访的,全部坐专车(公家的车马)接到京师,连车票钱都不用花。到了中央也不用担心坐冷板凳,无人理睬,那时虽然没有信访局,却早就有专人(卫尉手下的公车令)负责接待,一站式服务,绝不用担心上访遭遇推诿扯皮,十天半月无人理睬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虽然民主集中后权力都捏在皇帝手里,自己的意见也不一定被采纳,但普通小老百姓能有机会近距离地向皇帝大人倾诉心声,咱们大汉子民真的很幸福。老祖宗赋予的民主权利,为什么不好好用用?所以,平头百姓卢植直接上书畅所欲言了。

好在大将军虽然不是皇帝,却也胸怀天下,大人大量,没和他一般见识。

虽然上书没什么用,但卢植却出了一次风头。

这次,张角发动黄巾起义,朝廷派他以北中郎将的名义带几万人,去啃最硬的骨头。

遇上硬通货了。

张角这位平时无所不能的天公将军一下子现出原形,连战连败。要知道,从人数上讲,黄巾军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卢植步步紧逼,张角只好退到广宗(河北威县)。现在,他还不用太悲观,他有10多万人不说,还有外援——弟弟张宝在下曲阳活动,手下也有10多万人,大家成犄角之势,可以互相策应。

看来要打攻坚战了。

卢植也没闲着,忙着挖壕沟、制作云梯等准备攻城。

攻下广宗,自己将建立不世之功,载入史册!

有理想,有追求,好好努力吧。

这时候,皇帝派小黄门左丰到前线慰问视察,而卢植的名将之梦就是从那一刻宣布结束的。皇帝派来的人,就相当于后世的钦差大臣。在电影电视里,挂

这种头衔的人,走路时都是望着天花板的,牛气无比。

东汉的宦官之所以名声大噪,彪炳史册,那是因为他们似乎是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国家繁荣,他们可以把它弄萧条;国家萧条时,他们可以把它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