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凤泽千秋 > 第二章 行走江湖(潜藏于心)【二】

第二章 行走江湖(潜藏于心)【二】

易子殊望着凌若萱许久,正要开口时,耳边传来一声:

“要开船咯!”

已近知非之年的船夫头戴斗笠,从船舱里出来,支起桨,催促着岸上尚未上船的客人尽快上船。

他二人的眼神不约而同地从彼此身上移开,而后,易子殊转身向停靠在岸边等候多时的客船走去。凌若萱则跟在他身后,看着他登上了船。易子殊独立于甲板之上,望着站在岸上的凌若萱许久。他从未发觉自己竟如此嘴笨,万语千言藏于心头,却不知如何开口。

船家解开束在岸边木桩上固定的麻绳,支起一人多高的船桨,在岸边用力一撑,船便顺势漂离了岸边。

少女面带桃花,嫣然巧笑,向他屈膝行礼:

“多保重。”

易子殊回过神来,连忙作揖还礼,回:“后会有期。”声音飘散着江风之中。

泛着粼粼波光的绿水,无情地将船推离岸边,向江心漂去。江两岸的黛色高山,忧如两扇巨门伫立于天地之间,孤舟则如江中一叶,向着徐徐打开的远山间漂去。她默默地站在原地,望着船渐行渐远,逐渐模糊了形状,最终消失在无尽的江雾里。

人生聚散无常,总有些相聚,也就会有些离别。

送走了易子殊,凌若萱独自回到住处,环顾着屋内的陈设,脑海中浮现的,满是这段时间与易子殊暂住在同一屋檐下的画面。

她走到那张四方桌边,指尖触摸着桌上老旧掉漆的纹路,似乎诉说着诸多过往。在她常常坐的那个位置上坐下,望着空空的灶台,眼前浮现出那个站在烟雾缭绕中的身影,依旧挽着袖口,手持长勺在锅里翻炒着,仿佛有一大桌子热腾腾的饭菜正在等待着她,而那个满面阳光的少年也依旧坐在她对面,一个劲地为她夹菜,同她说着在外游历的趣事,逗她开心。而低下头,桌面上空空荡荡,什么也有没有,没有喷香的饭菜,没有锅铲敲击锅壁的声音,没有烧得火热的灶台,此刻坐在她对面的,没有面带微笑的少年,只有无尽的寂寞……

她浅浅一笑,起身,在静悄悄的屋里转转。地上,少年曾打过席地而卧的地方,已被收拾成原样,被褥皆已被放回了柜子。她脑海中浮现出初识之时,他对她说过的话:他说他四海为家,在此落脚;他在山路上将重伤昏迷的她捡回来医治,这屋子简陋,仅一张床,男女有别,他便将卧榻让予她养伤,自己却“铺条被褥,在房外地上睡”,这一睡,便是近一月……此刻,蹲下身伸手触碰,却感觉不到丝毫的余温。

起来,推开房门,窗边的小盆中,向阳而生的小红花已不知何时枯萎了,像是知道亲手栽种它的人已经远行,而沮丧得耷拉着脑袋。走到床边坐下,依稀记得那日少年端着亲自为她煎的药进来,递给她,看着她喝下……

这间小屋里承载了太多的回忆,来不及细数,而她也将要离开。

她在那里坐了许久才站起身,打开柜门,开始收拾自己的行囊。在收拾床铺时,手无意触到一根竹竿,掀开压在上面的被褥,原来是少年送她的风车,纸做的风页有片已被压皱。她小心翼翼地抚平风页上的折痕,向风车吹了口气,风车便立刻飞速转动起来,迎面而来的徐徐微风,扬起少女的嘴角。她并非十分喜爱风车,只因那是他送她的第一件礼物。

她将风车收入了行囊,背着行囊出了屋,合上屋门。出了院子,最后回望了一眼院中,院中的草地上还开着各色的小花,不知以后若有机会再回来时,这些花是否还如此刻一般,静静地开着。而后,伸手关上了柴门,踏上自己新的征程。可说实话,天大地大,就连她自己都不知今后要去往何处,也就走一步看一步罢。

集市上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的在茶馆休息,有的在看相算命,有的约上三五好友在酒楼聚餐。岸边的屋宇,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公廨,鳞次栉比。商店中售卖的,有从苏、蜀等地运来的刺绣、绫罗绸缎,各种珠宝香料、五谷杂粮,也有些小贩背着竹篓,摆个地摊,售卖各色鲜花、新鲜果蔬、野生药材,此外,还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商店门前还扎着“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迎风飞扬,招揽着过往的客商。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看街景的士绅,有背着行囊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叫卖的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凌若萱一袭碧色衣裙,脚下微风荡漾,轻纱飘逸若仙。她独自在街上闲逛,看见前面有个四五岁的小童,正扯着身边妇人的衣角,指着街面摊上的风车,拖长了声音,撒着娇:“娘,我要这个。”

那卖风车的小贩见了,也连忙帮着孩子向那妇人推销:“孩子喜欢,给她买一个吧,就两文钱。”

那妇人看着孩子渴望的小眼神,露出慈爱的笑容,摸着孩子的头,应道:“好。”便向小贩递了钱。小贩随即将风车取下。孩子迫不及待地踮起脚尖,举起手,从小贩手里接过风车,吹着风车,一蹦一跳地跟着母亲走了。

那对母女离开后,凌若萱在那个卖风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