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大明:从1566开始 > 第301章 官窑必须不行,景德镇的玄机

第301章 官窑必须不行,景德镇的玄机

毫无疑问,索扎是想翻盘,但却没想过在日本国扶持一个不信洋教的大名。如果真给了今川义元火枪,他就算打赢了织田,也不太可能像大友宗麟、大村纯忠那么忠诚。这些倭国武士非常难缠,疯起来比明朝人还疯,到时候今川义元受制于诸藩压力,政策恐怕跟织田也差不了多少。

一念至此,

他喟然道:

“各位,不是我不愿意,而是做不到啊……就算要援助,也得等到历港之围解了再说,到时候我本人亲自出面,为纯忠和晴信阁下游说诸国,到时候组建一支联军,仍然以你叔侄为主,如此方能收复九州……晴信阁下,你不要怪我,要体谅我的难处,我遭遇连番失败,压力也很大……嗯?”

话说到这里,还有什么可言的?

有马晴信只好作罢,心想:你还是不放心不信洋教的人……

计议已定,

讨论群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众人各自回去筹备反制。

……

这一向,

朱墨和张居正在景德镇、杭州之间反复走。

按照朱墨的建议,以何朝宗为首,成立了一个“瓷艺学堂”,分成高中低三个档次教授瓷工。以何朝宗和和几个有名的大师为首,主要是搞创作,研讨那些深奥的技艺,为接下来的定制烧窑做准备。中下级瓷工,则主要由熟练工匠来提升其技艺。

学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将来为外洋商人定制作品,这就需要了解非常多的外洋文化。而这些东西又不方便给一般老百姓知道,否则谣言疯传,也是一个天大的麻烦。

张居正事无巨细都能亲自把关,很快就理顺,学堂也很快就开张了。两人一起揭了牌,又拨付了一笔十万两的银子。何朝宗就成了自墨子死后第一位技艺学院的山长。

景德镇十万陶工,自是欢天喜地。

可朱墨也隐隐察觉到——

御窑厂和官窑的那些户民,颇有几分失落感,恐怕早晚都会出事,但暂时却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这里又涉及到了皇庄皇厂皇所的变法,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做好万全之策,暂时还是先搁置起来比较好。

读者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况且,

忙了这一向,这几天已经没有时间了。

只因这日上午,负责跟外洋商人打交道的申时行,已经派人送来消息——今年的洋商团已经到了杭州。

两人一路赶回杭州。

张居正虽然年纪不小了,精神头却着实好,跟朱墨各乘一骑,竟然也能在官道上飞驰。

跑了一两个时辰,在一处驿站停下,朱墨见他仍在兴头上,下马后仍抚着马鬃,一派驰骋之色,想起在景德镇时,他时常单独接见那些民窑主,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当即问道:

“太岳兄啊,我看那些民窑的手艺也很一般,与其说他们是烧窑的,还不如说是倒卖官窑的……你以为呢?”

张居正愣了一下,随时哈哈大笑,道:

“子玄总是一语中的……可是,这里也有不得不然之处啊……你想啊,那些官窑这几年都在烧什么啊?十件里面倒有七八件是次品!毁了又可惜,交又交不了差,那倒不如拿去卖了……”

朱墨自然明白这点,可官窑为什么烧不好?这里面也有其他很玄幻的原因,依他亲眼所见,官窑很多时候是故意不烧好,如此才能有更多的次品拿出来倒卖。至于交差,那就接近魔幻了——

身份证-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他们其实就不想交差!

宁愿让朝廷认为官窑已经不堪一用了!

这也是他在景德镇这十几天最大的发现。

为何呢?

因为大明的官窑是两层管理,一条线是工部的虞衡司,一条是江西布政使。督陶官本来是工部虞衡司委派的,但嘉靖这货登基后就改了,换成了饶州地方官兼任。而这么一来呢,督陶官就成了整个大明朝油水最肥的差使,没有之一。

严嵩是江右人,专权以来,江右巡抚、布政使一直都抓着不放,其中很大有一个原因就是要控制景德镇。

其实,朱墨刚考察了几天,就已经看出来了——

这几天见到的那个督陶官沈淳,身份是饶州府同知,本身是巡抚马森推荐的,而马森之所以推荐他,又是因为马森这个巡抚,就是严嵩亲自点名的。虽然马森也不能算是严家的人,可有了这一层关系,公私也就很难说清楚了。

沈淳呢,这三四年管着五六十座官窑,想到的敛财手法,就是大规模倒卖次品。倒卖次品当然也不是他发明的,原来就有,但却是在他沈淳手上发扬光大的,这几年这里头的抽水,也是严家的一大财源。

不仅如此,

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这个沈淳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一边敛财,一边清查官窑。而清查官窑的结论,则必须是:官窑已经烂透了,必须要民窑来接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