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大宋风云录 > 第四十九章换药不换汤

第四十九章换药不换汤

夏文白安慰道:“这两日不会再有人给你用刑,不过你要交待出一条消息,不然很难脱身。”

“叔叔大恩,我出去后将夜明珠都送给你。”

夏文白冷笑道:“你在顺风車里处于中层,尚能有这些无价之宝,你们总部岂不是富可敌国?”

“不瞒叔叔,我们得到的佣金会交于分坛,由分坛再上交至总坛,只是我这些夜明珠是我私下窝藏留下的,上面并不知道。”

“做这种事还在留着心眼,不怕你主公知道后对你惩罚。”

“我每批佣金留些许部分,不会被发现,顺风車里流传一句话,据说是主公说过的,水至清则无鱼。”

夏文白说道:“这管理手段也算高明,既阻止不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如若出现了失误和差错,就会把之前贪污的罪行暴露出来,处罚更甚。”

“我出去了。好好想想说什么消息。”

甄部致说的从情理上讲,还是说得通的,他就好给纪旦清说明情况。并不是他想救甄部致,只不过这八面玲珑的甄部致以后还是有用处的,所以要留着他。

秋风起,武德司院内梧桐叶落,天空碧蓝如洗之中透着一股格外的清澈,今古同顶一片天空,只是时空不同,夏文白想起玉皇顶自己极有可能被谋杀,更多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凉,在大学里人畜无害,不知道与谁结仇至深,竟要害他。他心目中想着去玉皇顶的几个人,都是至交好友,不敢再去想。

“文白,徽州已经传来消息,甄部致说的属实。只不过如此大事,刺史不上报,私自接洽,想独揽大功,这次任务失败,他也难辞其咎。”纪旦清在他身后说道。

夏文白想到,这此刺史得到消息不上报并不是想要功劳,有可能在待价而沽。官员把国之绝密消息当作生意来做,想及此,这样的南唐不灭亡岂有天理。

但是大势所趋,夏文白也不能逆天而为,更不愿多生是非,说道:“刺史这样做也可能是以防泄密,话说到位,吓他一吓就好,不然他把事情暴露出来,都不好看。”

“文白说的有理,此事还是要低调处理,以后即使有人过问,也可以拿出有份量的情报。”

“纪大人,和聪明人合作省力一半,我不说,你已知道我怎么想的了。“

“文白,你的手段高明,随机应变能力强大,”随即掏出夜明珠,“拿着,我物归原主。”

“纪大人客气了。我让甄部致冷静两日,好好想想利害关系,再去审他,不过即使无甚结果,也要将他释放了,不能让刺史丢了面子再丢里子,这样就结了梁子,朝中关系盘根错节,还是稳妥些比较好。”

“文白待我,胜亲兄弟。”

这日秋雨绵绵,叶落满地,纪旦清说道:“今日秋雨秋思,易生感伤,咱们去提身甄部致。”

“你有什么可交待的了吗?”

甄部致早就想好,说道:“纪大人,吴越国侍中李孺赟可被我朝所用,我和他相熟。前唐末期福州割据军阀,李孺赟原是闽国将领,官至元从都指挥使,在闽国内乱中反复无常,我朝灭闽之战时背叛闽帝王延政,兵变占据福州。他先是拥立卓岩明为帝,继而杀之自立,称威武军节度使,向我朝称臣,同时又向晋(后晋)朝贡,后因不愿放弃割据,被围困于福州城中,又向吴越国称臣乞援,最终在吴越军的支援下击退我朝天军,保住了福州。

纪旦清说道:“对此人我有耳闻,如此实权人物你能结交的到?”

甄部致说道:“小人不敢胡说,这李孺赟又名李弘义、李弘达、李达、李仁达,吴越国皇帝最后赐他名为李孺赟,只听名字,就知道他比吕布还三姓家奴,这样的人怎么会懂忠烈,我早就私会过他,送他金笋和珍宝,只要我稍加暗示,自会为我朝所用。”

夏文白说道:“纪大人,你不了解甄部致,这人看似胆小怕事,遇事慌张,实则在安全环境下,他官威摆的比你还大,拿腔作势,善于用词锋,很有气势,我是领教过的。说和李孺赟相熟,应有八成可能,但是如果能否为咱们所用,有六成可能。对他的话,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转而低声说道:“纪大人,对于酒坊一案,如果有甄部致的这个情报垫底,不管是谁来查,都能应付过去。何况这种事,哪里有百分之百,斥候细作的工作不到最终,不可能分辨真伪,如此一来,如果那李孺赟投奔我朝或者为我朝所用,那再好不过,如果不能,毕竟策反的事容易反复,再去努力就是,皇上也不会怪罪。”

“文白所言甚是。我们把酒坊探子欲想告知我朝的细作是谁,转变成了吴越国的将领是我朝的细作。同事绝密消息,一个是皇帝急于知道,容易怪罪。转换后,是锦上添花,宽主胸怀,龙颜大悦。文白,这事处理的让我这当哥的五体投地。”

夏文白严厉说道:“甄部致!纪大人是通情达理之人,你能从武德司离开,要好好感谢纪大人,你应该知道怎么做。以后有什么情报,要及时给纪大人通禀,武德司干的就是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