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重生八零:这个男人有点暖 > 第三百八十四章 林雪琴的执拗

第三百八十四章 林雪琴的执拗

在80年代初,老百姓的理念是相当朴实的,东西讲究个物美价廉。

而专卖店的服装价格是普通商场的五六倍,甚至还要高,其中涉及产品的独特设计和品牌价值。

可是在这个时候的老百姓谁还管那些,只要是觉得东西贵得离谱,立刻就把你当成奸商。

因为前一阵百事缠身,包括二分场笑面虎王建国吃里扒外,还有大舅王雕龙的事情,李海洋一直也没有腾出手解决专卖店问题。

事情已经拖了一个多月,也没有打开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80年代初想要走中高端品牌,那绝对是要冒巨大风险的,李海洋身为商界精英,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

但是如果是别人走通了路再亦步亦趋,那就会处处被动。

最好的商业之路是披荆斩棘,走一条所有人都没走过的道路,等走通之后还能将这条通天大道牢牢把持,这才是赚钱的根本。

李海洋迅速找到了周文山,先了解了一下这篇报道的来历。

经过询问后得知,这次可不是有什么人在搞鬼,而真的是有不少群众前来反映。

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已经有一些人富起来了,大多是低端制造的小企业主,还有个体户做生意的。

在这个时代有一天收入数百甚至上千的生意人,也有一个月才拿三四十块的低收入者。

有了贫富差距,仇富心理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李海洋专卖店服装那么老贵,有不少低收入人群去看了之后,心里就极不平衡。

有不少低收入老百姓观念非常朴实,去李海洋专卖店也就是看看光景,图个新鲜。

但是看到价格之后,心态就有些崩了。

就在最近这段时间,就有过好几次群众举报的事情,这些群众写信给工商部门,说是奸商乱涨价。

可是专卖店的价格都是商业部门和物价局定下来的,完全合规合法,所以没有什么回应。

在这种情况下,就有群众来到报社反映问题,这件事情被副社长赵世英知道了,便进行了报道。

虽然报道上用词遣句倒是显得相对中立。

比如说什么这种高价位的服装是否有存在的必要?这种价位是不是为人民服务?

别看用的是疑问句,没有直接下定论,但是倾向性是傻子也看得出来的。

周文山在电话里把情况介绍得差不多之后,便压低的声音说道:“海洋,给你透个底,副社长赵世英跟商业局的钱副局关系不错。”

“你是李良山的红人,商业局这两位局长一直不对付,所以赵世英登这种文章也是情理之中的,你也别太往心里去。”

“这种文章他也不敢有倾向性,过一阵风声就过去了,我觉得对服装厂的精品专卖店影响不会太大。”

听了这话,李海洋心里明白周文山的用意,人家也是一片好心,这是给自己宽心丸吃呢。

只不过这件事情不但不是一个坏消息,反而是把专卖店公之于众,炒作成热点的最好机会!

要是论起炒作热点,恐怕80年代初李海洋也算得上是超越全球精英,站在理念的最高端了。

在21世纪里,任何事情都讲究个热搜和炒作热点,一件事情没有热度,那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推广。

专卖店经营了这么久,虽然营业额在慢慢上升,可这种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既然赵世英找人写了这种报道,用的都是疑问句,那自己何不趁着这个机会给他一个响亮的答案!

李海洋说做就做,放下电话就回到自己书房,奋笔疾书起来。

要说起写文案,对李海洋这个高材生来说称得上驾轻就熟,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很快就写了一篇稿子。

因为怕事情耽误了,错过这个炒作话题的热点窗口,李海洋写完稿子之后,立刻骑上自行车赶往报社。

周文山刚给李海洋打了电话,间隔了也就是不到一个小时,就看到这位李大厂长居然出现在自己办公室门口,不由得一愣。

“文山,我写了一篇稿子,你看能不能用?如果觉得哪里不合适,你这位大记者再帮我润润色。”李海洋笑着说道。

周文山拿过稿子一看,那真是观点犀利,文笔流畅,尤其是紧接报纸上刚刚刊登的热点,确实是一篇好稿子。

“海洋,我觉得这个稿子没什么问题,不过这事儿我最好找社长说一下,免得发稿子的时候赵世英瞎叨叨。”周文山小声地说道。

没过多一会儿,周文山就满面笑容地走了回来。说道:“稿子过了,明天就见报!稿费还得等几天才能发,不过你这个大厂长也不缺那点钱。”

李海洋回到家之后,就告诉林雪琴,明天把当地的日报买上100份,然后放在服装厂的专卖店里。

任何顾客都可以带走阅读,不收取任何费用,还特意说找找自己的笔名,要把写的那篇文章用红笔框出来。

林雪琴也不知道丈夫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