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重生八零:这个男人有点暖 > 第二百八十七章 群众的舆论

第二百八十七章 群众的舆论

听着柳红杏的褒奖,李海洋心里面也稍微得有点小得意。

在前世的经历实在是太丰富了,各行各业都有涉猎,像是关于媒体方面更是领先于整个时代。

不客气地说,现在就是让李海洋拍个电影,也绝对是跨越整个时代的大片,毕竟几十年的信息差是任何头脑也无法弥补的。

给电视台写的这个专题片文案,只用了一晚上的时间,但对于当年的电视台来说,简直就是如获至宝!

李海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时间有点赶,所以活稍微有点糙,如果里面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尽管斧正。”

“你们都是专业人士,我是个体户出身,没什么文化,多多见笑了。”

柳红杏如获至宝,回到台里一商量,立刻就给李海洋做出了答复。

这个文案一个字都不用动,甚至所有的镜头运用都完全按照李海洋安排的来办。

专题片着重宣传城市里的商业窗口,和李海洋的服装产品,在这个过程中,顺带着一提商业局自我批评的事情。

看到电视台这边彻底的搞定,李海洋马不停蹄地又跑了报社和电台。

在青崂山开饭店的时候,李海洋就和报社的记者关系处得不错,在那时候起就刻意的保持着这份关系热度。

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人,对媒体能够起到的作用那是心知肚明。

任何关系都需要呵护和维系的,此时果然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关于报纸的文案李海洋也是花了功夫写出来的,也获得了报社高度评价。

文案并没有提及郑保国的具体姓名,而只是说第一百货商场代理经理遵循守旧云云。

报社的记者周文山和李海洋关系相当好,当了解完整件事情之后,立刻表示报社会尽快安排。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后两天必然会见报!

李海洋生怕这两把火烧得不够旺,马不停蹄又跑到了刘彩云那里。

虽然每次见这位女处长心里面都有点打怵,可这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拜这尊真佛。

在刘彩云的引荐之下,电台这条门路也很快打通,没过两天,第一百货商场的事情,在整个城市里面都成了热门话题。

首先报社的报纸头版头条就是李海洋拟定的标题,被埋没的明珠!

八十年代初的报纸普及率极高,每个单位都有大量的订阅,职工都可以看到当地免费的日报。

而且在1981年几乎没有什么娱乐,甚至连武侠书刊都要好几年之后才会出现,上班唯一的消遣也就是喝茶看报纸了。

这么一个大标题实在醒目,而且内容也颇为吸引人。

绝大部分的市民都知道了这件事,惊讶地发现市服装厂的产品居然在沪上热销。

而第一百货商场的代理经理居然怀有私心,故意不让消费者看到产品,故此商业局才做出自我批评。

这个话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尤其想看看畅销沪上的服装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很短的时间内,第一百货商场的人流如织,绝大多数人都挤在服装专柜周围。

电视台前来拍专题片的柳红杏,把这一幕都拍了下来,专题片在几天后也上了电视。

在以后的年代里,很多年轻人几乎不看电视,即便是看也都是联网的点播节目,很少有看固定电视台的了。

可是在1981年,电视收视率惊人,绝大部分所有的电视只能收看三个台。

中央一套和本地电视台的第一、第二频道。

几乎所有的市民都看到了服装专柜前摩肩接踵的盛况,还有各式各样的服装展示。

宣传效果简直好到爆炸,甚至影响到了服装厂销售计划的决策。

李海洋审时度势,迅速调整了生产份额的倾向性。

对于沪上的订单少接甚至不接,把几乎所有的生产力量都调整在本市的销售上。

销售份额在一周之内翻了好几个跟头,服装厂的利润大幅度增长,职工的效益也与日俱增。

李海洋通过对销售额的预判,大幅度的增加了职工每个月的奖金。

从本来就已经高于同行业水准的基础上,直接翻了两个跟头,导致奖金份额和工资几乎持平。

这几乎等于每一个职工都拿到了双薪,职工们简直是欢呼雀跃,对于李海洋拥护到了极点!

事情刚刚过去一周,李良山主持的会议如期开展。

此时李华山已经结束了培训学习,回到了一把手的位置上。

这次会议是公开性的,参加会议的群众不但有第一百货商场的员工,也有市服装厂的工人。

商业局的大小领导也都参加,郑保国也灰溜溜地列席在内。

李良山第一个发言,虽然是个50多岁的人了,事情也过去了一周多,可说起话来依旧是义愤难平!

开的大会是商业局内部的,自然不用那么多的避讳,李良山句句指名道姓,痛斥郑保国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