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重生八零:这个男人有点暖 > 第二百四十章 信息网络

第二百四十章 信息网络

如果这话是在以后的时代里说,那简直是最荒唐可笑的,可这是八十年代初。

现在几乎所有人最常见的服装还是以灰黑蓝为主的中山装,就是女性也是。

即便是几年之后,这种情况也是如此,马卫国绝对没有说什么太过头的话。

尤其说出什么奇装异服,小资产阶级调调之类的话,更是把事情上纲上线。

主席台上的领导有几个上了年纪,只要他们觉得这话有一定的道理,那就会给李海洋增加不小的麻烦。

可是哪知道马卫国话音刚落,李海洋已经早有准备,当即从提包里面拿出一叠稿纸。

“各位领导,同志们,这里是京北,沪上两座大城市百货商店最新的服装样式,请大家过目。”

“到底老百姓穿新式服装是不是小资本主义调调,看了这些样式自然是一目了然!”

说完,李海洋把其中一部分设计稿交给职工传阅,另一半送到主席台上。

主席台上的领导都是有见识的,看了稿纸感觉到非常奇怪,因为上面图稿笔法虽然认真,可非常生疏稚嫩。

李海洋个人画的设计稿刚才大家都看了,和现在这些稿子完全是两种水平境界。

其实这些稿子是吴大叔那两个大学生儿女画的。

李海洋资助了学费,又不能说是赠送,就给这两个年轻人找了个活计。让他们定期去百货商店画下最新款式服装式样。

这两个国内地位最高的大城市,代表了南北地域百姓的审美趋势。

只要能够牢牢掌控住大城市的服装审美,那就不会导致李海洋设计稿的审美超出八十时代太多。

李良山职位最高,当然是第一个翻看了这些画稿。

疑惑地问道:“这些稿子是谁画的?有多大的时效性?”

“刚刚邮寄到,是四天前京北,沪上最繁华的百货商店售卖的服装。”李海洋说道。

“我找了专人在大城市里面盯着,只要是有任何的风向变化,都会最快的速度传回来稿子,对潮流把控不会长于一周的。”

这句话说得好多人都开始交头接耳,因为这确实是特别有成效的一种方式。

京北,沪上还有广粤之类的大城市,都是身为国内顶尖的经济文化代表。

这些地方的服装发展,等于现在国内的潮流。

这座北方沿海小城售卖的服装比较保守,基本上最少都有一到两年的落后趋势。

都是这些大城市兴过了,才开始有人卖,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这都是实情。

当年没有网络,甚至连电话传真都是极其罕见的东西,老百姓生活的环境只局限于自己城市这一亩三分地。

各个城市之间差异巨大,但几乎没有人能打破这种地域和信息的隔阂。

李海洋不光是在京北,沪上,安排了吴大叔的儿女,在广粤等大城市,也有联系业务时发展的人员。

虽然给这些人一定的报酬加起来数目可观,但随之带来的是信息的畅通,是当时唯一可以实行的信息网络!

“请各位领导看看我的设计稿,和京北沪上两座城市正在售卖的服装比比看,是不是式样上并没有多大差异?”

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点点头,李海洋看到自己的话得到了领导职工的赞同,更加的有底气。

“刚才马厂长说这种服装是小资本主义调调,那我请问,难道京北沪上的领导看不到这些产品?难道就不闻不问?”

“难道马厂长的意思就是,只有他一个人有觉悟,把持路线不放松,全国所有的领导水平都在下滑,看不到这些资本苗头咯?”

不得不说,李海洋这几句话真是犹如刀子一样锐利!

马卫国一顶大帽子扣过来,最好的反击办法就是用魔法打败魔法!

李海洋那是干什么的,三言两语就把马卫国架在火上烤!

“我…我可不是这个意思啊,这…这些稿子没啥问题,我的意思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马卫国紧张的结结巴巴,话都说不利索了,因为他可知道这几句话得厉害。

真要是和李海洋说的那样,自己简直就是癞蛤蟆吞天,不知道高低!

大城市的领导听不见自己刚才说的话,可是李良山等领导干部就坐在主席台上!

这番话如果做实了,岂不是等于他马卫国的眼光要比这些大领导们还要看得长远,还要有政治觉悟?

就这一会功夫,马厂长的脸色已经变了好几变,刚才那种洋洋得意的劲头也烟消云散。

李良山仔仔细细把两篇稿子都看完了之后,作出了结论。

“李海洋同志用了最笨的办法,也是花销最大的办法,却做了一件常人做不到的事情,他把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了!”

“在座的都是在服装业干了一辈子的人,能够看得出来大城市和咱们之间的差异吧?我看最少有2~3年的代差!”

“我相信李海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