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重生八零:这个男人有点暖 > 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釜沉舟

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釜沉舟

看了李海洋的计划书才知道,真是称得上野心勃勃。

计划书内不仅仅是关于厂子的承包举措,更多的是打造一个畅销华东甚至全国的销售网络。

这个计划既宏大又细致,尤其是刚开始的具体细节,都写得十分详尽,可操作性极强,绝不是好高骛远。

不过看来看去,李良山渐渐皱起了眉头,因为这个计划需要的资金实在是有点大。

别说李海洋只是一个个体户,就算是企业行为,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个计划书确实做得不错,不过你这要多管齐下,就必须万事俱备,资金缺口是如何解决的?”

李良生的问话切中要害,而李海洋却笑着说道:“万事开头难,永远没有充足的资金,毕竟干实业意外的事情太多了。”

“我现在身兼数职,资金流充裕,给厂子做第一步启动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李良山面色沉重,摇摇头道:“问题就出在这里,你这是想要毕功于一役啊,如果第一炮没有打响,连个退路也没有啊。”

其实还有些心里话不好当着孙德胜说,这个计划书做得十分冒险!

甚至可以这么说,对于八十年代四平八稳的企业方针来说,算得上背道而驰。

李海洋完全抛弃了代加工的想法,想要在销售渠道,生产渠道,设计理念上做一个一条龙的统筹安排。

这需要多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更需要远见卓识的理念和眼光!

就这么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能行吗?

虽然对于李海洋十分的看重,可是这么冒险的计划李良山也是有些踌躇。

他不由得提醒道:“海洋啊,你只要是第一炮没打响,制作的服装没有形成品牌效应,那职工可连饭都吃不上了。”

“到了那个时候,在厂里面的舆论风向可就会一边倒,没有一个人站在你这边,会出大事的!”

这些话都是一个老商业人敏锐的眼光才能发现。

李海洋的想法就是将所有的资金全部投入到第一批订单当中,在市里面打响名头,成为名牌。

然后以此为契机,将服装进入到各大正规渠道,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在全国开始推广销售。

可是这么搞的话,一旦刚开始赔了,后面连再投入生产的资金都没了,工人如何吃饭?

作为商业局的领导,怎么可能不考虑这点。

可即便是李良山也没想到,李海洋说的话居然如此的振聋发聩!

“我这次资金投入全都是个人行为,绝不占用企业账户上的金额,如果头一炮打响,那就什么都好说。”

“如果因为我个人的原因导致亏损,亏的钱就算是我李海洋个人交的学费,绝不会影响厂里面的改革生产。”

听了这话,两个50多岁的老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眼神中都露出了钦佩的神情!

人家这是拿自己的钱来进行改革,成了,全厂职工一起赚钱,败了,李海洋自己独立承担!

这是什么样的胸怀,什么样的胆魄!

“如果我这条路走不通,那就让其他的同志进行别的道路改革,摸着石头过河嘛,走在最前面的人摔一跤,也算是给同志们提了个醒。”

李海洋居然还微笑着做了调侃,真是举重若轻,真正是做大事人的心态!

李良山还没说什么,孙德胜也听明白了,开始为自己的这个忘年交心疼起来。

他压低了声音说道:“海洋,你这个钱赚的可不容易,别的地方我没看见,在厂里熬夜拼命,我可是亲眼得见。”

“要是这下子赔了的话,你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啊,想好后果了吗?就算是你胆子大,弟妹能答应吗?”

这个所谓的弟妹说的就是林雪琴,正所谓家和万事兴,

丈夫在冒了倾家荡产的风险做改革试点,肯定要和老婆打招呼。

果然不愧是老大哥,想事情还是比较全面,李海洋也愣了一下。

因为自己平时在事业上所有的决定,林雪琴总是无条件支持,时间久了已经养成习惯。

可是这件事非同小可,这要是赔了,自己辛辛苦苦打拼的这些事业都会遭受巨大的影响。

资金流一旦断了,饭店的生意恐怕难以为继,就算是副食品店的生意也不好说。

除了能继续在几个厂里按年拿提成之外,恐怕短时间之内再也没有资金做什么投资。

“你看,我说什么来着,这么大事你居然敢不和弟妹商量?胆子太大了吧!”孙德胜的声音慢慢大了起来。

“马上回去说,别到时候弄得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孙德胜果然是个军人出身,说话一点都不顾及什么吉利不吉利的,弄得李良山是直皱眉头。

“你不会说话就少说几句,没人把你当哑巴!”李良山大声地说道,“做生意图个吉利,什么赔了夫人又折兵!”

别看孙德胜和李良山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