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三国之最强皇兄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虎牢之战19

第一百一十一章 虎牢之战19

这时董卓“咦”了一声,突道:“都忙了一天了,对面还没好么?这不是安营扎寨,怕是在修铜墙铁壁吧。”

天已经黯淡下来,沉沉的暮色中,远方敌营也举起了火把,一片星星点点。极目望去,有好几条火龙在树林外燃起,一众人忙着伐木,忙得热火朝天。

见董卓转移话题,李儒也熄了穷追不舍的心思,他将视线投向了城外:“若只是做些拒马等防护之物,白天产出的木料早够了,对面这样赶,显然另有图谋。”

看了好一会,李儒接道:“是在做攻城器械,也许,”顿了顿,他语气不无担忧:“明日一早,对面就会攻城。”

刘毅探出身子,看着下方,想了想道:“主公,为防万一。城门处的木桥最好拆掉,免得对方突然进攻,到时手忙脚乱。”

大凡城防,除了因气候或地势等原因不能成行外,大多修有护城河。虎牢关斜倚黄河,自不例外。不但有护城河,甚而还有吊桥。但虎牢地处要道,平时商旅不绝,车来马往,吊桥上上下下,磨损大不说,维护更是不易。为此,朝廷还专门在此设了个什,专司维护。

但这几年武备荒废,士兵的肚子都填不饱,谁还有心思顾这个?少了看顾后,吊桥不出意料的塌了,以致到现在都没人管。但人不能被尿憋死,没了路也得找路。为了进出方便,来往行商就在城门口临时建了座木桥。这桥只是江湖救急,质量自是堪忧,但几经修补,大浪淘沙之下,竟也合用。刘毅带着一千飞熊军在上面跑了个来回,它虽然摇摇晃晃表示抗议,但终究撑住了。

既然决议坚守,董卓也熄了其他方面的心思:“好,就依兴汉之言。”

下了城,就见杨易领着一大群亲兵在下面等着,徐晃也在。刘毅道:“子付不要紧吧,伤势如何?”

徐晃道:“那小子服了些安神的药,已经睡了。”杨易在一旁补充:“医官说只是皮外伤,没什么大碍。”

刘毅望了望四周。他的亲兵不多,原先就有一个什的兵力,由杨易带着。接手飞熊军后,军衔有所提升,兵权跟着大涨。按理说,亲兵人数也应随之增加。但亲兵要保持忠诚,不但身手要好,装备和待遇也得更胜一筹。这些都需要钱,额外的开支上头可不会认。按常例,都是主将自行贴补。他财力不足,也只能精益求精。只在禁军和原飞熊军残部中挑了些人,勉强补足了两个什。经过今天一场恶仗,又牺牲了两人。现在加上杨易和徐晃,刚好凑齐二十人。

他略微数了数,剩余的十八个人一个不落,全数到了:“走,咱们出去,将城门处的木桥给拆了。”

护城河不宽,河水也浅。常言道:“破坏容易,建设难。”这么座小木桥,要搭建也许还要花点心思,但要拆毁却易如反掌。刘毅随意叫了个亲兵去城头请示,董卓也不想劳师动众,当即应允。叫开城门后,一众人七手八脚,几下就将木桥拆了。杨易将一块方木传到岸边,爬上来后。见刘毅站在城门口,仍望着对面营地出神,轻声道:“将军,还在担心?”

刘毅回过神来:“我在想,对面如此急着进攻,恐怕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木块堆在岸上后,亲兵们又一根根拾起,三三两两的往城内传。这些木头常年积水,已不堪再用。但再是腐朽,也不能置之不理,否则,攻方一旦用来填河,那就追悔莫及了。徐晃也上了岸,拍着手上的泥土:“十八路人马,听着都脑壳疼。对方也怕夜长梦多吧。”

想着建言董卓坚守时说的话,刘毅微微一笑:“是,‘所谓仁者见之为仁,智者见之为智’,对面众口难调,徐兄分析得确实有理。”

杨易看了看徐晃,视线又转回刘毅身上,突道:“真好。”

他说得虽然轻声,但刘毅就在旁边,仍是清晰入耳,不由一怔:“什么?”

徐晃在一旁笑道:“你小子,累糊涂了吧?搬根木头,当个苦力,有什么好的?”

天已黑尽,联军也点燃了火把,对面营地一闪一闪的。杨易眺望着这抹夜色,似乎陷入了沉思:“不怕将军笑话,属下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记忆中最深的,就是父母临睡前,俩人坐在一起,合计着明天一家生计。他们常为一点野菜,几捧糙麦而争论不休。那个时候,虽然也吃不饱,但我窝在被窝里,听着争执声。却只觉天下幸事,莫过如此。”

杨易父母,在他入伍前就被羌人杀害了。刘毅沉默不语,徐晃则玩笑着应道:“哈哈,将军不能雌伏,我可不想当你老母。你也老大不小了,还有这等心思,也不害臊?”

杨易充耳不闻,仍眺望着夜色出神。对面营地灯火通明,一路延伸过去,连远方的三皇山上,也是星星点点。绵延无尽的火把直达天际,其军势之盛,不可向迩。杨易漆黑的双眸,也跟着闪闪烁烁,璀璨夺目。

李儒料得没错。

联军的首次冲锋是第二天凌晨。天刚蒙蒙亮,刘毅就被急促的号角声吵醒了。等他冲上城头时,上面已站满了人,不但李傕的人在,高顺的陷阵营也在上面列队协助防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